如图,轻弹簧相接的物体A、B质量分别为m和3m,用水平板C托着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水平板C突然向下撤走,在此瞬间,A、B的加速度分别为aA、aB,则( )
A. aA = aB
B. aA > aB
C. aB = g
D. aB = g
如图为A、B两车沿同一直道做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两车从同一位置并排出发,受到阻力相同,则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 4s末A车追上B车
B. 4s末A车在B车前面
C. 追上前,两车距离最大为4m
D. A车的牵引力等于B车的牵引力的两倍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B. 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 法拉第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静电力的作用规律
D. 奥斯特观察到电流会使小磁针偏转而提出电流在其周围产生了磁场
如图所示,在空间中取直角坐标系xOy,在第一象限内从y轴到MN之间的区域充满一个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MN为电场的理想边界,场强大小为E1,ON=d.在第二象限内充满一个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2.电子从y轴上的A点以初速度v0沿x轴负方向射入第二象限区域,它到达的最左端为图中的B点,之后返回第一象限,且从MN上的P点离开.已知A点坐标为(0,h).电子的电量为e,质量为m,电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
(1)电子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
(2)P点的坐标;
(3)电子经过x轴时离坐标原点O的距离.
如图所示,在纸面内直线MN的左侧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纸面内的整个空间还存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现有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速度沿直线AP匀速运动,并从直线MN上的P点离开磁场。已知A点到直线MN的距离,粒子重力不计。
(1)求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2)粒子离开磁场后再次经过直线MN时到O点的距离;
(3)若粒子的初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一半,仍沿AP方向开始运动,此运动过程中粒子离开AP的最远距离,求此时粒子的速度大小及加速度大小。
在如图甲所示的平面坐标系内,有三个不同的静电场:第一象限内有固定在O点处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E1(未知),该点电荷的电荷量为,且只考虑该点电荷在第一象限内产生电场;第二象限内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2(未知);第四象限内有大小为,方向按图乙周期性变化的电场E3,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变化周期 。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离子从(-x0,x0)点由静止释放,进入第一象限后恰能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以离子到达x轴时为计时起点,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不计离子重力。求:
(1)离子在第一象限运动时速度大小和第二象限电场E2的大小;
(2)当时,离子的速度;
(3)当时,离子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