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验证力的平形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

“验证力的平形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力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中能减小误差的措施是________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F′ B ACD 【解析】试题分析:(1)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的合力为理论值F,不一定沿AO方向;实际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作出的力是实验值,方向一定沿AO方向。 (2)本实验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保证对橡皮条的拉力大小和方向相同,即两次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故选B。 (3)A、实验是通过作图得出结果,故在不超出量程的情况下为了减小误差应让拉力尽量大些;正确不选 B、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夹角太小将会导至合力过大,导致一个弹簧拉时可能超过量程,故夹角不能太小或太大,适当即可;错误应选 C、为了保证合力和分力在同一平面内,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正确不选 D、为了准确记下拉力的方向,故采用两点描线时两点应尽量距离大一些,故细绳应长些;正确不选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一固定光滑斜面的两倾角分别为30°45°.质量分别为2mm的两个滑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分别置于倾角为30°45°两个斜面上并由静止释放,下滑加速度大小为a1,轻绳拉力大小为T1;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再由静止释放,下滑加速度大小为a2,轻绳拉力大小为T2.在上述两种情形中正确的是

A. 质量为m的滑块均沿斜面向上运动

B. 质量为2m的滑块受到重力、绳的拉力、沿斜面的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

C. a1a2

D. T1T2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从图像上可以判断和得到

A. 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是抛物线

B. 该物体做曲线运动

C. 该物体运动的时间t2 s

D. 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约为1.69m/s2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木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对木块的静摩擦力

A. 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

B. 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 大小可能等于零

D. 大小可能等于F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运动员进行“3m跳板跳水运动的过程可简化为:运动员走上跳板,将跳板从水平位置B压到最低点c,跳板又将运动员竖直向上弹到最高点A,然后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落入水中,跳板自身重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B. 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增大

C. 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对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D. 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先超重后失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减小

 

查看答案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人走在松软的土地上会下陷,说明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B.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一定为恒力

C. 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D. 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物体所受力的合力越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