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三角形ABC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有一细光束从BC边的中点射入三棱镜,且...

如图,三角形ABC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有一细光束从BC边的中点射入三棱镜,且入射方向垂直于BC,该光束从AB边射出时传播方向与AC边平行。已知BC边长度为d,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若不考虑AB边的反射,求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及此光束从AB边射出时与AC边的距离。

 

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率为 到AC的距离为 【解析】不考虑AB边的反射,细光束通过棱镜的光路如图所示。 光在AB边折射时,入射角 折射角 根据折射定律有 又光速与折射率的关系为 故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率为 图中 在等腰三角形△O2AO1中,O2到AC的距离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 (填)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______ 秒.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 (填AB).另外,在厦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ab两单摆的摆长之比= ______ .(北大所在地的纬度比厦大高.)

 

查看答案

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平行玻璃砖,aa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1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用“+”表示大头灯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窗观察,并依次插入大头针P3P4在插P3P4时,应使__________________

1        2

②某同学实验中作出光路图如图2所示,在入射光线上任取一点A,过A点做法线的垂线,B点是垂线与法线的交点。O点是入射光线与aa界面的焦点,C点是出射光线与bb’界面的交点,D点为法线与bb’界面的交点。则实验所用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用图中线段表示)。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10 mx50 m处,两列波的速率均为v2 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 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10 mx30 mMN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PQ的平衡位置分别处于x20mx25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质点Q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B. t125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cm

C. 两列波能发生干涉,发生干涉后质点P为振动减弱点

D. 两列波能发生干涉,发生干涉后质点Q为振动加强点

 

查看答案

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025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 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0.1 s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

B. t=0.2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C. 0.1~0.25 s时间内,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6 m

D. 0.1~0.25 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单色光由介质Ⅰ射入介质Ⅱ,在界面MN上发生偏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该光在介质Ⅰ中传播的速度大

B.该光在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大

C.该光在介质Ⅰ中和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之比为

D.该光在介质Ⅱ中和介质Ⅰ中传播的速度之比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