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为探测引力波,中山大学领衔的“天琴计划”将向太空发射三颗完全相同的卫星(SC1、...

为探测引力波,中山大学领衔的天琴计划将向太空发射三颗完全相同的卫星(SC1SC2SC3)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地球恰处于三角形的中心,卫星将在以地球为中心、高度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运行,针对确定的引力波源进行引力波探测。如图所示,这三颗卫星在太空中的分列图类似乐器竖琴,故命名为天琴计划。已知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6万公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若知道引力常量G及三颗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周期T,则可估算出地球的密度

B. 三颗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C. 三颗卫星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D. 从每颗卫星可以观察到地球上大于的表面

 

A 【解析】 若知道引力常量G及三颗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周期T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到:,因地球的半径未知,也不能计算出轨道半径r,不能计算出地球体积,故不能估算出地球的密度,故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 解得:,由于三颗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故三颗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即大于地球的自转周期,故B正确;根据 ,由于三颗卫星到地球的距离相等,则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相等,则它们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C正确;当等边三角形边与地球表面相切的时候,恰好看到地球表面的,所以本题中,从每颗卫星可以观察到地球上大于的表面,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他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就是将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B. 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了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C. 奥斯特发现了导线附近小磁针的偏转,从而得出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D. 爱因斯坦首先提出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是以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份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两个小球通过长度L=6 m的轻绳连接,甲球的质量为m1=0.2 kg,乙球的质量为m2=0.1 kg。将两球从距地面某一高度的同一位置先后释放,甲球释放t=1 s后再释放乙球,绳子伸直后即刻绷断(细绳绷断的时间极短,绷断过程小球的位移可忽略),此后两球又下落t=1.2s同时落地。可认为两球始终在同一竖直线上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

(1)从释放乙球到绳子绷直的时间t0

(2)绳子绷断的过程中合外力对甲球的冲量大小。

 

查看答案

1919 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中国科学院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度为V0α粒子,轰击静止的氮原子核,产生了质子.若某次碰撞可看做对心正碰,碰后释 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新核与质子同方向运动,且垂直磁场方向,通过分析偏转半 径可得出新核与质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17

写出核反应方程.

求出质子的速度.(质子中子的质量均为 m)

求出释放的核能.

 

查看答案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原子从能级n=3n=1跃迁所放出的 光子,正好使某种金属材料产生光电效应。有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普朗克常h=6.63×10−34 Js,求:

(1)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共能发出几种频率的光;

(2)该金属的逸出功和截止频率;(以 Hz 为单位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最大值。( eV 为单位)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A = 100g 的平台 A 连接在劲度系数 k = 200N/m 的弹簧上端,弹簧 下端固定在地上,形成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在 A 的上方放置mB=mA的物块 B,使 A B 一起上下振动,弹簧原长为5cm.A的厚度可忽略不计,g10m/s2求:

(1)当系统做小振幅简谐振动时,A 的平衡位置离地面 C 多高?

(2)当振幅为0.5cm时,BA的最大压力有多大?

(3)为使B在振动中始终与A接触,振幅不能超过多大?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