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实际原型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客体称为 (   )

A. 科学假说    B. 等效替代    C. 理想模型    D. 控制变量

 

C 【解析】 这四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我们常用到的,根据每种方法含义可以做出判断; A、所谓科学假说,是指认识主体在已知的有限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所做出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A错误; B、等效替代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物理学中有许多运用这种方法的实例,如在电路中以一个电阻来等效代替多个电阻,以便于分析电路,在研究二力合成的问题上,将两个力与等效的一个力作对比,所以B错误; C、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所以C正确; D、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所以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质量M=4kg的长木板静止处于粗糙水平地面上,长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1=0.1,现有一质量m=3kg的小木块以v0=14m/s的速度从一端滑上木板,恰好未从木板上滑下,滑块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μ2=0.5,g10m/s2,求:

(1)木块刚滑上木板时,木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木板长度;

(3)木板在地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某客机的气囊竖直高度,斜面长度,一质量的乘客从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最后停在水平部分的处.已知乘客与气囊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忽略乘客在处速度大小的变化,不计空气阻力, ().求:

(1)乘客在斜面下滑时加速度 的大小;

(2)乘客从处开始到滑至处的时间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测量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 A 40 N,物体B20 N,按图组装好装置,物体B被水平力拉出A稳定后弹簧测力计读数为4.00N。(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测得AB间的滑动摩擦力时B是否需要匀速拉出?

2)测得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3)若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 =0.4,水平拉力F至少为多少?

4)若缓慢拉动B,当A稳定时突然撤去F,则撤去F瞬间AB的摩擦力是多少?(设地面光滑)

 

查看答案

如图,质量m1=4kg的物块C悬挂在绳OAOB的结点O上,OA偏离竖直方向α=370,OB沿水平方向,且与质量m2=30kg的木块B相连接,木块静止于倾角为θ=370.的固定斜面上,g10m/s2,试求:

(1)OA拉力大小

(2)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块置于长木板上,并用细绳跨过定滑轮与砂桶相连,小车左端连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a--F图象应该用折线将所描的点依次连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下图是实验时平衡阻力的情形,其中正确的是____(选填字母)

3)某学生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aF关系可用图中的________表示(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4)右图是打出纸带的一段,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50 Hz。由图可知,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m/s,木块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