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 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 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 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 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
(2) 如图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为1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cm、精度为1mm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T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周期T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ΔL.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______.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长度为1 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 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 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 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用L、n、t表示)。
(3)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乙组实验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组次 | 1 | 2 | 3 |
摆长L/cm | 80.00 | 90.00 | 100.00 |
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s | 90.0 | 95.5 | 100.5 |
振动周期T/s | 1.80 | 1.91 |
|
重力加速度g/(ms-2) | 9.74 | 9.73 |
|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__s,g=___________。
(4)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图像,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做出的图线的示意图如下图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5)某同学在家里测重力加速度。他找到细线和铁锁,制成一个单摆,如下图所示,由于家里只有一根量程为30 cm的刻度尺,于是他在细线上的A点做了一个标记,使得悬点O到A点间的细线长度小于刻度尺量程。保持该标记以下的细线长度不变,通过改变O、A间细线长度以改变摆长。实验中,当O、A间细线的长度分别为和时,测得相应单摆的周期为、。由此可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用、、、表示)。
如图所示,半径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和圆心的连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θ=370,另一端点为轨道的最低点,其切线水平.一质量M= 2kg、板长L =0.65m的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紧靠C点,其上表面所在平面与圆弧轨道C点和右侧固定平台D等高.质量为m=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空中点以v0=0.6m/s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从轨道的端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道,然后沿圆弧轨道滑下经C点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平台D时被牢固粘连.已知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5,滑板右端到平台D左侧的距离s在0.1m<s<0.5m范围内取值.取g=10m/s2,sin370=0.6,cos370=0.8.求:
(1) 物块到达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 物块经过C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 试讨论物块刚滑上平台D时的动能与s的关系
足够长的倾角为的光滑斜面的底端固定一轻弹簧,弹簧的上端连接质量为、厚度不计的钢板,钢板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如图所示.一物块从钢板上方距离为的A处沿斜面滑下,与钢板碰撞后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0点,0为弹簧自然伸长时钢板的位置.若物块质量为2m,仍从A沿斜面滑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计算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求:
(1)质量为m的物块与钢板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v1;
(2)碰撞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3)质量为2m的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离0点的距离.
如图所示,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电场,场强沿y轴负方向;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xy平面(纸面)向外。一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运动粒子,经过y轴上y=h处的点P1时速率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轴上x=2h处的P2点进入磁场,并经过y轴上y=处的P3点。不计重力。求:
⑴电场强度的大小。
⑵粒子到达P2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某实验小组要测量定值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规格如下:
A.待测电阻阻值约为)
B.电流表G1量程为10mA,内阻RG1未知
C.电流表G2量程为30mA,内阻RG2未知
D.电阻箱最大阻值为)
E.电池阻节干电池
F.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该小组根据现有的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过程如下:
a.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
b.先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最大,然后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及对应的电阻箱的阻值b.
多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改变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数据处理:以为纵坐标,以对应的电阻箱的阻值R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得到如图所示的倾斜直线
(1)待测电阻______。电流表G1的内阻RG1_____。
(2)若将电流表与电阻箱串联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应将电阻箱的阻值调为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