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夹角θ=37°,从A到B长度为L=10.25 m,传送带以...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夹角θ=37°,从AB长度为L=10.25 m,传送带以v0=10 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m=0.5 kg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痕迹.已知sin 37°=0.6,g=10 m/s2,求:

(1)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

(2)煤块从A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黑色痕迹的长度.

 

(1)1.5 s (2)5 m 【解析】 试题1)煤块刚放上时,受到向下的摩擦力 a1=g(sinθ+μcosθ)=10m/s2 t1=v0/a1 x1= a1t21/2 达到v0后,受到向上的摩擦力 a2=g(sinθ-μcosθ)=2m/s2 x2=L-x1=5.25m x2=v0t2+at2/2 t2=0.5s 将煤块从A到B的时间为t=t1+t2=1.5s (2)第一过程划痕长Δx1=v0t1-a1t12/2=5m 第二过程划痕长Δx2=x2-v0t2=0.25m Δx1与Δx2部分重合划痕总长5m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的正上方的装置M每隔相等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小球,在某小球离开M的同时,O点右侧一长L=1.5 m的平板车以a=4.0 m/s2的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左运动,该小球恰好落在平板车的左端,已知平板车上表面距离M的竖直高度h=1.25 m。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

(1) 求小车左端距离O点的水平距离。

(2) 若至少有3个小球落在平板车上,则释放小球的时间间隔Δt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

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 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为滑块,BC是质量可调的砝码,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装置水平放置。实验中该同学在砝码总质量(mmm0)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改变mm的大小,测出不同m下系统的加速度,然后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就可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该同学手中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质量已知且可随意组合的砝码若干、滑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为了完成本实验,得到所要测量的物理量,还应有_______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天平    D.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从清晰的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计数点(中间4个点没画出),分别记为ABCDEF,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为OA1.61 cmOB4.02 cmOC7.26 cmOD11.30 cmOE16.14 cmOF21.80 cm,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则由此纸带可得到打E点时滑块的速度v______m/s,此次实验滑块的加速度a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该同学以m为横轴,以系统的加速度a为纵轴,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线,结合本实验可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g10 m/s2)。

 

查看答案

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

①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______

A.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

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

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

D.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的拉力

②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