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车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甲车对应的图线为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乙车对应的图线是顶点为 P的抛物线,两图线相交于 P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0 时刻,乙的速度是甲的两倍
B.0~t0 时间内,甲、乙的间距先增大后减小
C.0~t0 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0~t0 时间内,甲的路程小于乙的路程
高中物理的学习要充分认识到物理单位的重要意义,有物理单位的数据才有生命力,才能较完整地表示某物理量的多少和属性。下列关于单位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v)、质量(m)、时间(t)是基本物理量
B.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N)、千克(kg)、秒(s)是基本单位
C.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 F=ma
D.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主要确定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并不一定同时确定单位关系
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在研究“落体运动”、“ 运动与力的关系”等问题中所犯的错误告诉我们,在科 学研究中单纯依靠“观察”和“经验”往往是不可靠的
B.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牛顿巧妙的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增加运动时间), 使运动时间更容易测量,最后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物体受到的外力总是迫使其改变运动状态, 而不是维持其运动状态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点。物体在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夹角α=37°的恒力F作用下,从A点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立即撤去拉力F,物体最后滑到C点静止。物体开始一段时间及隔一段时间后的v-t的图象如图。g取10m/s2,sinα=0.6,cosα=0.8。求:
(1)动摩擦因数μ;
(2)恒力F的大小(保留2位有效数字);
(3)0~1.8s内物体位移s的大小。
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速率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B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0.75mg。求:
(1)A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
(2)A、B两球平抛运动的时间?
(3)A、B两球飞出C落到面上落点间的距离。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固定粗糙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F1=10N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图乙所示,若改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推力推力F2=5N作用于物体上,问物体能否平衡,若不能,求其加速度a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