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甲、乙两同学均设计了测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甲同学所设计...

甲、乙两同学均设计了测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甲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一质量为M的长直木板,B为木板上放置的质量为m的物块,C为物块右端连接的一轻质弹簧测力计.实验时用力将AB的下方抽出,通过C的读数F1即可测出动摩擦因数.则该设计能测出________(“AB”“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表达式为________

(2)乙同学的设计如图乙所示.他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AB两个光电门,与光电门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物块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实验时,多次改变砂桶中砂的质量,每次都让物块从靠近光电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多组测力计示数F及对应的物块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在坐标系中作出的图线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与纵轴的截距为b,与横轴的截距为c.因乙同学不能测出小车质量,因乙同学不能测出小车质量,故该同学还应该测出的物理量为 _______ .根据该测量物理量及图线信息可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 ________

 

A与B 光电门A、B之间的距离x 【解析】 (1)当A达到稳定状态时B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与B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大小相等,B对木块A的压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mg,由f=μN得,,由从Q上读取F1,则可求得μ,为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位移x=at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于沙和沙桶,F合=F-μmg=ma 则: 则图线的斜率为:k=2mx,纵轴的截距为b=μmg; k与摩擦力是否存在无关,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因数: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右图是用频闪周期为△t的相机拍摄的一张真空中羽毛与苹果自由下落的局部频闪照片.

(1)在下落过程中的任意时刻,羽毛的运动状态与苹果__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

(2)关于提供的信息及相关数据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一定满足关系x1∶x2∶x3=1∶4∶9             B.一定满足关系x1∶x2∶x3=1∶3∶5

C.苹果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D.羽毛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查看答案

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能级跃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大

B.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频率最小

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n4能级跃到n3能级产生的光子波长最长

 

查看答案

有四个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像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AB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03s的时间内,物体AB的间距逐渐增大

C.t=3s时,物体CD的速度相同

D.03s的时间内,物体CD的间距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

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最后停在D点.已知AB=6m,BC=4m,从A点运动到B点,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为2.55m/s

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4s

D.A、D两点间的距离为12.25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束色光从长方体玻璃砖上表面射入玻璃,穿过玻璃后从侧面射出,变为两束单色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对光的折射率较大

B.在玻璃中光的波长比光短

C.在玻璃中光传播速度比光大

D.减小入射角光线有可能消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