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哪位科学家首先提出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理想斜面实验就是这种方法的具体实例( )
A. 亚里士多德 B. 牛顿 C. 伽利略 D. 爱因斯坦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相距x=8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工件滑上A端时速度vA=10m/s,设工件到达B端时的速度为vB。(g取10m/s2)
(1)若传送带静止不动,求vB;
(2)若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工件还能到达B端吗?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则求出到达B点的速度vB;
(3)若传送带以v=13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求vB及工件由A到B所用的时间。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G=100N,受到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拉力F=60N,支持力FN=64N,摩擦力Ff=16N,求物体所受的合力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如图为某高速公路出口的ETC通道示意图.汽车驶入ETC通道,到达点的速度大小为,此时开始刹车做减速运动(可视为匀减速),长度为,到时速度减至,并以此速度匀速通过区.长度为,视汽车为质点,求:
(1)汽车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从运动到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卡车原来以10m/s的速度匀速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就开始刹车,使卡车做加速度不变的减速运动,当车减速到2m/s时,交通灯变为绿灯,司机立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来的速度共用了12s,求: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 Hz的低压交流电源,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线和计数点A对齐.
(1)按照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读出相邻计数点AB、BC、CD、DE、EF间的距离x1、x2、x3、x4、x5,它们依次为________cm、________cm、________cm、________cm、________cm.
(2)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vB、vC、vD、vE依次是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
(3)根据(2)中得到的数据,试在如图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根据图象求小车的加速度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