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为上、下两端相距L=5 m、倾角α=30°、始终以v=3 m/s的速率顺...

如图所示为上、下两端相距L=5 m、倾角α=30°、始终以v=3 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的传送带(传送带始终绷紧).将一物体放在传送带的上端由静止释放滑下,经过t=2 s到达下端.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传送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2)如果将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速率至少多大时,物体从传送带上端由静止释放能最快地到达下端?

 

(1)0.29(2) 【解析】 (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物块下滑时受到的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即可求解 动摩擦因数; (2)如果传送带逆时针转动,要使物体从传 送带上端由静止释放能最快地到达下端,则需 要物体有沿传送带向下的最大加速度即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最大加速度,再根据匀加速运动位移速度公式求解. (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有题意得: L= 解得:a=2.5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α﹣μmgcosα=ma 解得:μ= (2)如果传送带逆时针转动,要使物体从传送带上端由静止释放能最快地到达下端,则需要物体有沿传送带向下的最大加速度即所受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设此时传送带速度为vm,物体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α+Ff=ma′ 而Ff=μmgcosα 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得:vm2=2La' 解得:vm=8.66m/s 答:(1)传送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9; (2)如果将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速率至少8.66m/s时,物体从传送带上端由静止释放能最快地到达下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g10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06s内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

某高速公路最大限速为30m/s,一辆小车以25m/s的速度在该路段紧急刹车,滑行距离为62.5m.(汽车刹车过程可认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求该小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

2)若该小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求该车的安全距离为多少?(安全距离即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至停止,车运动的距离)

 

查看答案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途中先后经过相距27mAB两点所用时间为2s,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m/s.求:

(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2)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经过的距离;

(3)汽车经过B点后再经过2s到达C点,则BC间距离为多少?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研究被重物牵引的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ABCDEF是纸带上的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用x1x2x3x4x5x6表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在纸带的下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那么,打下AB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sA点读数为__cm;可计算出BC两点间距离x3=___cmC点对应的速度大小是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m/s2。(上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如图为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