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以下几位物...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安培提出磁现象的电本质: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

 

A 【解析】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安培提出磁现象的电本质,即分子电流假说,磁体和通电导线产生磁场都源于电荷的运动,故B正确,B不合题意; C.法拉第研究了电磁感应现象,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故C正确,C不合题意; D.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故D正确,D不合题意。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一个固定在竖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形管道,管道里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的小球,小球在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从B点脱离后做平抛运动,经过0.3秒后又恰好垂直与倾角为45°的斜面相碰到。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1m,小球的质量为m=1kgg10m/s2。求:

(1)小球在斜面上的相碰点CB点的水平距离;

(2)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NB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

如图,质量为0.5kg的小杯里盛有1kg的水,用绳子系住小杯在竖直平面内做“水流星”表演,转动半径为1m,小杯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4m/sg10m/s2,求:

(1)在最高点时,绳的拉力;

(2)在最高点时水对小杯底的压力;

(3)为使“水流星”能完成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在最高点时最小速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

一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距水平地面20m高处以15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小球抛出的水平距离;

(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制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

完成下列填空:

(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

(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____kg;

(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mkg

1.80

1.75

1.85

1.75

1.90

 

(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_____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1)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B球就水平飞出,同时A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斜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最下端水平。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连接,则将观察到的现象是球1落到水平木板上击中球2,这两个实验说明______

A.甲实验只能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B.乙实验只能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甲、乙二个实验均能同时说明平抛运动在水平、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性质

(2)关于“研究物体平抛运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会增大实验误差

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应水平

C.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

D.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的位置离斜槽末端的高度尽可能低一些

E.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

F.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3)如图丙是正确实验取得的数据,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作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m/s。(g9.8m/s2

(4)在另一次实验中,该同学没有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抛出点,只记录下了如图丁所示的abc三点,则:(g10m/s2

①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 m/s

②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______ m/s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