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是多少?
(1)利用如图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并调整定滑轮高度,使得细线与导轨平行,不计滑轮处摩擦.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结果如图,其读数为d=__________;
将滑块放在导轨上,挂上质量为m的钩码,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滑块依次通过相距s的两个光电门时,测得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用d、s、t1和t2表示).
(2)某同学甲用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别与放置在木板上的木块和弹簧测力计相连.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实验前,应先对弹簧测力计调零
B. 应保持与木块相连的细线水平
C. 实验时,应将木板匀速向左拉出
D. 实验时,拉木板的速度越大越好
②图是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放大图,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________N.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 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记为O1;
② 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③ 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结点仍拉到位置O1,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3的大小和方向;
④ 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
⑤ 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
⑥ 比较F3和F的一致程度.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应使橡皮条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B.为了便于计算合力大小,两绳间夹角应取30°、45°、90°等特殊角度
C.系在橡皮条末端的两绳要一样长
D.同时改变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结点可能保持在位置O1
(2) 改变F1、F2,重复步骤①至⑥进行第二次实验,记下结点位置O2,位置O2________(选填“必须”或“不必”)与位置O1相同.
(3) 实验记录纸如图乙所示,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0 N、F2=3.5 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出F1和F2的合力,测得合力F=________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两绳夹角小于90°,一个弹簧测力计示数接近量程,另一个超过量程的一半.这样操作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某同学想用“落体法”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时释放纸带瞬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同学在所打的纸带上选取了A、B、C三个连续的计数点 (相邻计数点间还有一个点未画出),如图乙,并用刻度尺测出AB、AC间的距离分别为8.20 cm、17.96 cm.
(1) 从图甲看,该同学的操作不当之处是_______.
(2) 由长度测量结果可知,实验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 cm.
(3)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 s,则可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m/s2;B点对应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_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个楔形物体叠放在一起,B靠在竖直墙壁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A、B静止不动,则( )
A.A物体受力的个数可能为3
B.B受到墙壁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C.力F增大(A、B仍静止),A对B的压力也增大
D.力F增大(A、B仍静止),墙壁对B的摩擦力也增大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M)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C. 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