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是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从斜面上某点释放木块,木块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0~5是选取的六个计数点,各计数点间距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下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重力加速度为g,完成下列填空:(用已知和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1)打下计数点3时,木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
(2)木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
(3)下列物理量中,还需测量的是_____。
A.木块的质量m
B.木板的质量M
C.木块下滑的时间t
D.木板的倾角θ
(4)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
(5)实验中发现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大于理论值,可能的一条原因是_____。
图(a)中,质量相同的物块A和木板B(足够长)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用一不可伸长的水平细绳固定在竖直墙壁上。t=0时,B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t=4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A的拉力T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B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取g=10m/s2,可以得出( )
A.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2
B.0~2s内,力F对木板B的冲量为0
C.2s~4s内,力F对木板B做功0.08J
D.在B运动的整个过程中,A与B间产生的热量为0.16J
如图,在平行纸面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腰长为l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其顶点C有一个粒子源,可沿平行纸面向各个方向发射动能均为Ek的同种带电粒子。已知通过A、B两点的粒子动能均为2Ek,不计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 )
A.粒子通过AC边上与C相距为的位置时,动能一定为Ek
B.粒子通过与C相距为的位置时,动能一定不小于Ek
C.粒子通过BC边时,动能可能大于2Ek
D.粒子通过AB边时,动能一定是2Ek
直接观测到太阳系“老九”(行星九)有难度,但科学家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估计出行星的位置,并提出了它的一些基本参数。“行星九”的轨道半径在200AU至800AU(AU是日地间距)之间,质量是地球质量的5倍至10倍。已知地球的公转周期为1a,根据这些数据及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 )
A.“行星九”公转周期的范围
B.“行星九”密度的范围
C.“行星九”公转速率的范围
D.“行星九”与地球受太阳万有引力的比值的范围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t=0时,两物体同时受到外力的作用,外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0时间内,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B.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相等
C.0~t0时间内,时刻甲和乙间的距离最大
D.在t0时刻,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如图,质量为M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轻绳的一端拴住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置于斜面上,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平衡时轻绳与斜面不平行但夹角不大。一人用沿水平方向的力推动斜面体缓慢向右移动,在斜面体开始移动后到轻绳与斜面平行的过程中( )
A.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先变小后变大
B.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D.人对斜面体的推力一直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