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科学家探究自然界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描述符合物理学史...

科学家探究自然界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描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贝可勒尔首先发现了X射线

B.库仑首先引入了场的概念和电场线、磁感线的概念

C.普朗克首先把能量子引入了物理学,正确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D.牛顿给出万有引力公式的同时,首先给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C 【解析】 A、伦琴最早发现了伦琴射线,也叫X射线;故A错误. B、法拉第首先引入了场的概念和电场线、磁感线的概念;故B错误. C、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把能量子的概念引入,认为能量是不连续的;故C正确. D、牛顿推出万有引力公式后,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右图所示,一装满水的水槽放在太阳光下,将平面镜M斜放入水中,调整其倾斜角度,使一束太阳光从O点经水面折射和平面镜反射,然后经水面折射回到空气中,最后射到槽左侧上方的屏幕N上,即可观察到彩色光带.如果逐渐增大平面镜的倾角θ,各色光将陆续消失.已知所有光线均在同一竖直平面.

(1)从屏幕上最后消失的是哪种色光(不需要解释);

(2)如果射向水槽的光线与水面成30°,当平面镜M与水平面夹角θ=45°时,屏幕上的彩色光带恰好全部消失.求:对于最后消失的那种色光,水的折射率.

 

查看答案

装有一定量液体的玻璃管竖直漂浮在水中,水面足够大,如图甲所示。把玻璃管向下缓慢按压4cm后放手,忽略运动阻力,玻璃管的运动可以视为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测得振动周期为0.5s。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某时刻开始计时,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振幅。对于玻璃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回复力等于重力和浮力的合力

B.振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玻璃管的机械能守恒

C.位移满足函数式 cm

D.振动频率与按压的深度有关

E.t1t2时间内,位移减小,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的汽缸C静置于水平桌面上,用一横截面积S=50cm2的轻质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一轻绳一-端系在活塞上,另一端跨过两个定滑轮连着一劲度系数k=1400N/m的竖直轻弹簧AA下端系有一质量m=14kg的物块B。开始时,缸内气体的温度t=27°C,活塞到缸底的距离L1=120cm,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已知外界大气压强恒为p=1.0×105 Pa,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不计一切摩擦。现使缸内气体缓慢冷却,求:

(1)B刚要离开桌面时汽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

(2)气体的温度冷却到-93°C时离桌面的高度H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松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B.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

C.液体的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有关

D.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压缩且吸收热量,则压强一定增大

E.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且外界对气体做功,则气体一定放热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倾角为37°足够长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速度为v0=2m/s,左边是光滑竖直半圆轨道,半径R=0.8m,中间是光滑的水平面AB(足够长),AB与传送带在A点由一段圆弧连接。用轻质细线连接甲、乙两物体,两物体中间夹一轻质弹簧,弹簧与甲、乙两物体不拴连。甲的质量为m1=3kg,乙的质量为m2=1kg,甲、乙均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固定甲物体,烧断细线,乙物体离开弹簧后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最远距离为s=8m。传送带与乙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10m/s2,甲、乙两物体可看作质点。(sin37°=0.6cos37°= 0.8

(1)求物体乙刚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

(2)若固定乙物体,烧断细线,甲物体离开弹簧后进入半圆轨道,求甲物体通过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甲、乙两物体均不固定,烧断细线以后,试通过计算判断甲物体进人半圆轨道后是否会脱离圆弧轨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