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关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在小车前...

关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在小车前端系一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重物通过细线对小车的拉力

B.实验时应将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不挂砂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轻推小车,若所打纸带上的点迹均匀,则表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与小车的重力沿长木板向下的分力平衡

C.改变小车的质量后,仍需重新平衡摩擦力

D.已平衡摩擦力且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桶的质量时,可认为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等于砂桶重力

 

BD 【解析】 由于小车在运动,因此弹簧测力计也将随小车一起运动,而读数时观察者不可能始终保持视线与面板垂直,故无法正确地读数,选项A错误;将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且不挂砂桶时,小车受三个力作用,若所打纸带上的点迹均匀,则表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与小车的重力沿长木板向下的分力平衡,选项B正确;设长木板倾角为θ,小车质量为M′,小车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有M′gsinθ=μM′gcosθ,即使改变小车质量,小车的重力沿长木板向下的分力与摩擦力仍平衡,故不需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C错误;设小车的总质量为M,砂桶的总质量为m,平衡摩擦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小车有,对砂桶有,解得,整理得,当时,可认为T=mg,选项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方法中,可实现对小车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的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

一列横波沿直线在空间传播,某一时刻直线上相距为LPQ两点,P处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Q点在波峰。若再经过时间tQ质点恰好到达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求:

(1)这列波的波长的可能值;

(2)这列波的周期的可能值;

(3)则该列波可能的波速是多少?

(4)本题解决波速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只写一点)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像,虚线是经过0.2s后的波形图像,求:

(1)波传播的可能距离;

(2)可能的周期(频率);

(3)总结规律:若波速是35m/s,求解波的传播方向的两种方法;(不用计算)

(4)0.2s小于一个周期时,求传播的波速。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甲为某一简谐波在t1.0s时的图像,乙为对应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像。

(1)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的共同点(2条即可);

(2)求该波的波速v

(3)在甲图中画出再经3.5s时的波形图;

(4)求再经过3.5sP质点的路程s和位移x

 

查看答案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1)下列给出的材料中应选择______作为摆球与摆线,组成单摆。

A.木球

B.铁球

C.柔软不易伸长的丝线

D.粗棉线

(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必要的或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为了便于计时观察,单摆的摆角应尽量大些

B.摆线长应远远大于摆球直径

C.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

D.用停表测量周期时,应测量单摆20~30次全振动的时间,然后计算周期,而不能把只测一次全振动时间当作周期

E.将摆球和摆线平放在桌面上,拉直后用米尺测出摆球球心到摆线某点O间的长度作为摆长,然后将O点作为悬点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该同学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通过多次改变摆长,测得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作出T2L图像,如图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用k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________

(4)实验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较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

A.摆球的质量偏大

B.单摆振动的振幅偏小

C.计算摆长时忘加上了摆球的半径

D.将实际振动次数n次误记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