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为演示“过山车”原理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由两段倾斜直轨道与一圆轨道拼接组成...

如图所示为演示过山车原理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由两段倾斜直轨道与一圆轨道拼接组成,在圆轨道最低点处的两侧稍错开一段距离,并分别与左右两侧的直轨道平滑相连。

某研学小组将这套装置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在圆轨道最高点A的内侧安装一个薄片式压力传感器(它不影响小球运动,在图中未画出)。将一个小球从左侧直轨道上的某处由静止释放,并测得释放处距离圆轨道最低点的竖直高度为h,记录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对轨道(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大小为F。此后不断改变小球在左侧直轨道上释放位置,重复实验,经多次测量,得到了多组hF,把这些数据标在F-h图中,并用一条直线拟合,结果如图所示。

为了方便研究,研学小组把小球简化为质点,并忽略空气及轨道对小球运动的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请根据该研学小组的简化模型和如图所示的F-h

1)当释放高度h=0.20m时,小球到达圆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v

2)圆轨道的半径R和小球的质量m

3)若两段倾斜直轨道都足够长,为使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不脱离圆轨道,释放高度h应满足什么条件。

 

(1)(2)R=0.12m ,m=0.02kg(3)h≤0.12m或者h≥0.3m 【解析】 (1)设小球质量为m,对于从释放到轨道最低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2)设小球到达A点速度为vA,根据动能定理 在A点,设轨道对小球的压力为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N=F 联立上述三式可得: 对比F-h图像,根据斜率和截距关系,可得: R=0.12m m=0.02kg (3)假设h=h1时,小球恰好到达最高点A,此时F=0 由F-h图像可得: h1=0.3m 假设h=h2时,小球恰好到达圆轨道圆心的右侧等高点,此过程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h2=R=0.12m 综上,为使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不脱离圆轨道,释放高度h应满足: h≤0.12m或者h≥0.3m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边长为4a的正三角形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从AB边的中心O进入磁场,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且与AB边的夹角为60°。

(1)若粒子的速度为v,加一匀强电场后可使粒子进入磁场后做直线运动,求电场场强的大小和方向;

(2)若粒子能从BC边的中点P离开磁场,求粒子的入射速度大小以及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

现测定长金属丝的电阻率.

①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是______

②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尽量准确地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这段金属丝的电阻,约为,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器材代号.

电源          (电动势,内阻约为

电流表       (量程,内阻

电流表       (量程,内阻约为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额定电流

开关及导线若干

③某同学设计方案正确,测量得到电流表的读数为,电流表的读数为,则这段金属丝电阻的计算式______.从设计原理看,其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相等).

 

查看答案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在滑块上安装一遮光条,系轻细绳处安装一拉力传感器(可显示出轻细绳中的拉力),把滑块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A处,细绳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光电门安装在B处,气垫导轨充气,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后,拉力传感器记录的读数为F,光电门记录的时间为

(1)多次改变钩码的质量(拉力传感器记录的读数相应改变),测得多组数据,要得到线性变化图像,若已经选定F作为纵坐标,则横坐标代表的物理量为___

A.    B.    C.    D.

(2)若正确选择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后,得出线性变化图像的斜率为,且已经测出AB之间的距离为,遮光条的宽度为,则滑块质量(含遮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表达式为____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两条平行实线间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一总电阻为的圆形线圈从靠近左侧实线的位置开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圆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形线圈的半径为 B.圆形线圈运动速度的大小为

C.两实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D.0.05s,圆形线圈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400N

 

查看答案

天文学家观测发现的双子星系统“开普勒—47”有一对互相围绕运行的恒星,其中一颗大恒星的质量为M,另一颗小恒星只有大恒星质量的三分之一,引力常量为G,据此可知(   

A.大、小两颗恒星的转动周期之比为13 B.大、小两颗恒星的转动角速度之比为11

C.大、小两颗恒星的转动半径之比为31 D.大、小两颗恒星的转动半径之比为1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