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C是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一块木板,木板的质量为3m,在木板的上面有两块...

如图所示,C是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一块木板,木板的质量为3m,在木板的上面有两块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B,它们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初木板静止,AB两木块同时以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2v0在木板上滑动,木板足够长,AB始终未滑离木板,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木块B从刚开始运动到与木板C速度刚好相等的过程中,木块B所发生的位移;

(2)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

(3)整个过程中,AB两木块相对于木板滑动的总路程是多少?

 

(1),(2),(3) 【解析】 试题(1)木块A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B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C做两段加速度不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A、B、C三者的速度相等为止,设为v1.对A、B、C三者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0=(m+m+3m)v1 解得:v1=0.6 v0 对木块B运用动能定理,有: 解得: (2)设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v′,所用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木块A:a1=μmg/m=μg,对木块C:a2=2μmg/3m=2μg/3, 当木块A与木板C的速度相等时,木块A的速度最小,因此有:v0-μgt=(2μg/3)t 解得t=3v0/(5μg) 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v′=v0-a1t=2v0 /5. (3)Q总=Q1+Q2 = fs相1+fs相2=ΔEk损 所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倾角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放着两个相距L0、质量均为m的滑块AB,滑块A的下表面光滑,滑块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由静止同时释放AB,此后若A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为弹性碰撞.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B开始释放时,AB的加速度

2AB第一次相碰后,B的速率

3)从A开始运动到两滑块第二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t

 

查看答案

U形管两臂粗细不同,开口向上,封闭的粗管横截面积是开口的细管的三倍,管中装入水银,大气压为76 cmHg.开口管中水银面到管口距离为11 cm,且水银面比封闭管内高4 cm,封闭管内空气柱长为11 cm,如图所示.现在开口端用小活塞封住,并缓慢推动活塞,使两管液面相平,推动过程中两管的气体温度始终不变,试求:

(1)粗管中气体的最终压强;

(2)活塞推动的距离.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通过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A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光滑的斜槽,斜槽末端与水平桌面平行,B是气垫导轨,C是光电门,D是带有小孔的滑块(孔内粘有胶带,小球进入小孔即粘在胶带上),滑块上方有一窄挡光片。实验前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调整气垫导轨的高度,使滑块小孔与斜槽末端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调整气垫导轨水平,多次改变小球释放高度h,得到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做出图象。小球质量为m,滑块总质量为m0,挡光片宽度为d,重力加速度为g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挡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宽度d=______cm

2)只要满足关系式h=______(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就可以说明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3)如果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________(填写“倾斜直线”或“抛物线”),同样可以验证动量守恒

 

查看答案

我们可以用图(a)所示装置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的B点,平衡摩擦力后,用小桶通过细线拉小车,小车上安装遮光条并放有若干钩码。现将小车上的钩码逐次移至小桶中,并使小车每次都从同一位置A点由静止释放。

(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记录光电门的示数,从而算出小车通过B点的速度。其中游标卡尺测量情况如图(b)所示,则d=___________cm

(2)测小桶质量,以小桶和桶内钩码质量之和m为横坐标,小车经过B点时相应的速度平方为纵坐标,则v2-m图线应该为下图中___________

A    B

C    D

 

查看答案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内外壁都光滑的气缸质量为M,气缸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已知Mm.活塞密封一部分理想气体.现对气缸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如图甲),稳定时,气缸的加速度为a1,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1;若用同样大小的力F水平向左推活塞(如图乙),稳定时气缸的加速度为a2,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2,体积为V2.设密封气体的质量和温度均不变,则 (   )

A.a1 =a2p1p2V1V2

B.a1a2p1p2V1V2

C.a1=a2p1p2V1V2

D.a1a2p1p2V1V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