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压缩弹簧后释放以v0=6m/s...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压缩弹簧后释放以v0=6m/s冲上长度6m的水平传送带。在传送带右侧等高的平台上固定一半径R=0.5m的圆轨道ABCDAD的位置错开,以便小物块绕行一圈后可以通过D到达E位置抛出在距离平台边缘E水平距离s=1.6m,高度h=1m处有一可升降的接物装置,通过调节装置的高度可以接收不同速度抛出的小物块。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其它摩擦均忽略不计,求:

1)小物块释放前,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

2)若传送带以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判断小物块能否通过圆轨道最高点C

3)若传送带速度大小、方向皆可任意调节,要使小物块在运动过程中不脱离圆轨道ABCD传送带转动速度的可能值;

4)小物块到达接物装置时的最小动能。

 

(1)18J;(2)到不了C点;(3)v≥5m/s或者0≤v≤m/s:(4)17.62J 【解析】 (1)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弹性势能转化成动能 =18J (2)物体速度6m/s大于传送带速度,所以在摩擦力作用下要减速,减速到和传送带相同速度的需要的位移满足 ,a=μg,x=3.2m<6m 以后和传送带相同速度运动到右端。到达顶端C的过程满足 vc=0 最高点速度的最小值为所以到不了C点 (3)要不脱离轨道,满足两种情况:过C点或过不了B点,根据能量关系求解得物块离开传送带的速度必须满足大于5m/s或则小于m/s,所以传送带速度的可能值顺时针转动v≥5m/s或者0≤v≤m/s,逆时针均可以 (4)要进接物装置,满足平抛规律 s=vt 得 当时,存在极小值,此时v=4m/s 因为要过最高点到达E的最小速度为5m/s,所以不符合要求,根据不等式的特点,5m/s取最小值为17.62J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所示,小同学携带滑雪板和滑雪杖等装备在倾角=30°的雪坡上滑雪。他利用滑雪杖对雪面的短暂作用获得向前运动的推力F(视为恒力),作用时间为t1=0.8s,后撤去推力运动了t2=1.2s。然后他重复刚才的过程总共推了3次,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小和装备的总质量m=60kg,下滑沿直线运动且下滑过程阻力恒定。求;

1)小同学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a1

2)全过程的最大速度vmax

3)推力F和阻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

小曹同学欲测定标称为“2.5V0.6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他拆开一个电表后盖,其内部结构如图甲所示,判断此电表是________(填“伏特表”或“安培表”,应选用的量程是________(填“A”或“B”)

2)图乙为已连接的部分电路,请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全实物连接图_____

3)该同学正确测量了2组数据,对应的表盘和刻度如图丙所示图④示数应为________,其对应的电阻值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1)如图甲所示为强强同学在“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学生电源,其接线端口应选择________(填“左侧”或“右侧”)。使用该电源选用的打点计时器应为________(填“乙”或“丙”)

2)他又利用如图丁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操作中应把垫片垫在图丁中平板的________(填“左侧”或“右侧”),该实验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两小车的质量。

3)下列两条纸带,“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的纸带是________,请计算出两小车碰撞以后的速度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宽度为d,折射率为n的足够大平行玻璃砖,其下表面镀有特殊的镀层,距离上表面位置有一光源PPQ与上下表面垂直。以入射角射入玻璃上表面,经过上表面和下表面多次反射并从上表面出射后在PQ上生成多个像。其中第一次被下表面反射并出射所生成的像最明亮,称之为主像。则(  )

A.主像到上表面的距离为

B.上表面出射的所有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与PQ的交点间距相等

C.增大至一定值时经下表面反射的光线不会从上表面出射

D.沿PQ方向看到的主像到上表面的距离为

 

查看答案

AB两列波在同一介质中沿x轴正负两个方向相向传播,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波速均为v=25c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5cm处的质点是振动加强点

B.只有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才会处于y=4cm-4cm位置

C.t=0.08s时,第一次有质点处于y=-20cm位置处

D.再经过31.2s时间x=15cm处的质点将第2次处于y=20cm位置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