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木讷 芸芸众生 参...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木讷           芸芸众生          参(yǔ)        (qū)径通幽

    B.揶揄           高潮迭起          包(zā)        少安(wú)躁

    C.沉缅           四季常青          (dǔ)信        叱(zhà)风云

    D.辐射           凤毛鳞角          粗(guǎng)     通(jī)罪犯

 

 B(A项,参与yù;C项,沉湎;D项,凤毛麟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要求作文。

    火有多种含义,不同的人对火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请以“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严禁抄袭,宿构和套作。

 

 

 

 

 

 

 

 

 

 

 

 

 

 

 

查看答案

 

危险的生命

    命,究竟能忍受怎样的限度,是个古怪的,但也是个原初的问题。在中国文化人中很难讨论它,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遇不上危险;早在风吹草动之际,他们就又变又叛了,不能与其讨论。人太油,不如草木。

在蒙古的阿拉杭盖,我看见了大自然对这问题的应答。那里是一处火山,我在散文《美女和厉鬼的风景》中把它称为鬼。它有“黄狗地狱”、“黑锅山口”等等一套恐怖得令人厌恶的地名系统。我猜那次火山爆发——那次恶的大喷发中,绝灭的太多了。草原和大陆都土崩瓦解,甚至连土壤都消失了。取代那一隅世界的是铁牙般的硬化熔岩,封闭千百里的炼渣壳,还有一个黑森林的地狱入口。

        值得反复地描写的是火山口漆黑的斜壁上那一株株黄叶。真是美得令人心惊。风吹过时,那如金箔似的黄叶抖着,反射着耀眼的光。在黑洞洞的烧得铁硬的砾石斜面上,它们的根扎在哪里,它们若跌落折断会堕落到多深,不降雨时它们靠什么生存长大,这些细节是无法从哲人般的北杭盖获得解答的。

    难怪牧人们如此恐惧。祭敖包是—种不易解释的行为,而火山敖包对住在乌珠穆沁那样的肥美草原的牧人来说,更是无法想象。怀着祈求春雨祈求一羊双羔的善良愿望的老实牧民们,当他们看见马儿惊怕得后退,当他们看见步步逼近八面合围的狰狞黑牙时,他们不知怎样祈求了。

    我看见一个骑黄膘马的喀尔喀老人。他朝一坯黑焦渣上摆奶酒瓶子,那瓶子放不稳。他的胡须和双手剧烈地颤抖着,当瓶子好不容易竖立在那砾石渣上时,他不顾一切地跪下去,匍伏在地。

    瓶子倒了。跌下石渣块,在下面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上碎了。砰地一声,瓶子碎得像夭折了一条命。奶酒刹时间渗进了黑色的焦土,像无谓的流血。老人哭了起来,我不知后来他怎样离开,因为我不能再看下去。

    就在那天,就在我急忙离开那个喀尔喀老牧人转过山脚以后,我突然看见了那些金叶子树。

    真愧得很,我连那是什么树也没有弄清楚。树干笔直,有些像杉,叶盖呈一点伞形,也许是什么松。我只是记住了它们满身披着的、簌簌抖动的薄簿金叶。

    我尝试走到了火山口的边缘上,但是我没有敢顺斜坡下去,朝下面的深处探险。一步踏动了那笔直下滑的黑渣,我猜会一直摔进无底的地狱。那时我暗自嘲笑过自己的软弱,我大声地吼过一声。可是,就像冒险和正义经常有着限度一样,我最终没有能迈出那自杀般的一步。

我也不愿像喀尔喀老人那样落泪。我只是苦苦地思想着那长满薄薄金叶的树,猜测它们怎样在极限的危险中获得生命。我找不到结论,那斜斜倾泻直下地心的黑烧烬实在黑得深不可测,那黑烧烬中挺拔直立的金叶树又实在太明亮了。

    以前我只是对它的美赞叹过。如今我要寻找它存活的原因。活着,而且美,又是在那样的险境之中,三者之上应该有一个什么。

 

    关于阿拉杭盖,我不会再写了。那儿于我是彻底的异乡。我只打算记住那些树,保留这一个印象。

    或许,这个印象应该用画或摄影作品记录下来再传达给朋友和故乡人,或许这种印象只是少数人才需要的。但是,关于生命存在的处境问题,特别是关于生命、处境与美的问题,对今天的中国是急需的——至少我是这样考虑的。

    在黑锅火山,除开那种金叶树外没有其它生物存活下来。这偏激地证明着一个观点:美则生,失美则死。

(取材于张际志的同题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认为中国很多文化人面对“危险”时常常表现得十分软弱,容易变节。

    B.第二段描写黑锅火山的丑恶恐怖,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自然灾害的憎恶。

    C.文章以“美则生,失美则死”收束全文,既富含哲理,又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D.第四段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的手法,写出了牧民对黑锅火山的恐惧。

    E.本文语言几格硬朗,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憾。

2.文中对喀尔喀老牧人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3.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危险的生命”的理解。

 

4.文中金叶树的形象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查看答案

 

牌坊,也叫牌楼,古已有之 ,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关于牌坊的最早记载见于《诗经》,那时称为“衡门”。“衡门”的结构是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唐代,我国的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为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于是老百姓也逐渐称这种坟门为“牌坊”。

牌坊的建筑材料多为木质的,也有石质的,琉璃的或砖砌的。木质的牌专多不延年,现存的有些仿古牌坟,看上去似木质的,实际是后人用钢筋水泥或钢管建造的。

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牌坊是朝阳门外神路街牌坊,设置于东岳庙山门之前。东岳路始建于元文宗天历年间,有人说初建时,山门前就有牌坊,可能是木质的,到明万历三十五年,改建成一座三间四柱七棱的绿琉璃牌坊。雄峙若城朝,歇山顶,正春两端施吻。接顶正中饰火焰宝珠。北面石额为“永延帝祚”,南面石额为“秩祀岱宗”。相传多为明朝严蒿之笔墨,意为皇图永固,江山绵延。

首都博物馆大厅内现有一座古牌坊,被称作“品级最高的牌坊”。该牌坊是一座三间四柱的木质彩绘牌坊,原设置在历代商王庙的庙门外,牌坊旁置有一座石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早年,无论是多商品阶的官员,至此必须下马,步行者从牌坊下面走过。若不如此,就犯有欺君之罪,会被衙役收监的。牌坊上的题额是“景德街”三字。现在此街被称作阜内大街。这座牌坊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首都博物馆建成后,又把它重新竖立起来,供公从观赏。

文丞相祠牌坊坐落于现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明洪武九年,北京按察司副使刘崧为纪念文天祥这位南宋民族英雄,在他被关押的地方建起了一座“文丞相祠”,并在祠堂所在道路的两端各立了一座牌坊,东口题“教忠坊”,西口题“育贤坊”。这两座牌坊成为弘扬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凛然正气的象征。人们从牌坊下经过,无不满怀崇敬之情。

牌坊是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困此,长期以来,在世界各地,牌坊是一形象化的标志已成为古老的中华文明和历史悠久的中国的象征。

(取材于王铭珍《北京牌褛趣话》等,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牌坊”的名称是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的,牌坊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标志之一。

    B.北京现存的最古老的神路街牌坊,元朝初建时为木质,明代时又改建成琉璃牌坊。

    C.历代帝王庙庙门外的古牌坊品级最高,只有高品阶的官员才能从它下面步行走过。

    D.世界各地都把牌坊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2.根据文章内容,分条概括牌坊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②题。

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柳濛烟”一句描写初春时节,柳色如烟,梨花盛开,小雪霏霏,景色宜人。

B.“犬吠”两句写犬柴门,燕子在茅屋顶上欢快鸣叫,句式对仗,动静结合。

C.“老瓦盆边”三句写田家老翁老妇,白发如丝,在老瓦盆边饮酒,闲适自在。

D.结尾写“秋千女儿”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行人”在马上吟诗的样子。

②请对“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身既死兮神以灵,                .(屈原《国殇》)

②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③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⑥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⑦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⑧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