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劝学》)                 而:表示转折关系,译为“却”。

B.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劝学》)                 而: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C.剑阁峥嵘崔嵬(《蜀道难》)                     而: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又”。

D.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而:表结果关系,译为“以致”。

 

 B/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德合一君,征一国者(《逍遥游》)

  B.项伯杀人,臣之(《鸿门宴》)

  C.臣具以表(《陈情表》)

D.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臣死且不避,卮酒足辞(《鸿门宴》)             安:怎么

  B.因利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乘:凭借

  C.抑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本:按照,根据

  D.后秦击赵者,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再:又一次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百(ɡě)         堂(lònɡ)    游(shuì)    长歌哭(dànɡ)

B.袅(nuó)        干(hé)      哽(yān)     含情脉(mò)

C.寒(xuān)       谀(ē)       渣(zǐ)      并行不(bèi)

D.诚(qián)       钝(nú)      恿(sǒnɡ)    铢必较(zī)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 不几②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论语·子路》)

【注】①几:期,期望。②几:近。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劝告定公,应当行仁政、礼治,不应以国君所说的话无人敢于违抗而感到高兴,这是值得注意的。

B.文中“一言兴邦”是就君王采纳臣子善的意见而言,“一言丧邦”是就君王采纳臣子不善的意见而言。

C.如果当国君, 只是想到自己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且以此为乐,以权力为享受,那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D.孔子认为,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所以作为一国之君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2.在这段话中,孔子劝告定公要怎么做? (3分)

                                                                                                                  

 

查看答案

 

   (一)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然。”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食粟而已,如何则可?”

曰:”奚有于是?亦为之而已矣。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①,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②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馀师。”

(《孟子·告子下》)

【注】①一匹雏:一只小鸡。②乌获:古代的大力士。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

译文:                                                     

   (2)徐行后长者谓之弟。

译文:                                                     

2.请简要说明这段话中孟子的思想主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