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看望 [德国]海·格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看望

[德国]海·格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培德·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

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

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培德,儿子!”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

 “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

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

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

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

“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

“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

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这是我妈妈,”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他感到脑袋在痛。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

母子俩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车站,“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他没有把握地建议,“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

“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

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妈妈!”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

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

“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

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

 

1.[s1] 小说第三段(“她在接待室里……提着它出门。”)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

 

 

2.[s2] 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6分)

   (1)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

 

   (2)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3.[s3] 请结合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

 

 

 

 

4.[s4] 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s1]19.

 [s2]20.

 [s3]21.

 [s4]22.

1.[s1] ①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自乡村,生活不宽裕;②突出母亲衣着的土气,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做铺垫(伏笔)。(每点2分,共4分) 2.[s2] (1)心理描写。表现了培德的紧张不安,怕母亲丢了自己的面子。(2)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母亲为自己来看望儿子,却让他因此而丢面子而窘迫。(答“自己来看望儿子,儿子却因担心丢面子而让她离开这里。母亲有些心凉气恼”也得分。)(每点2分,共4分。手法1分,心情1分) 3.[s3] 拒绝吃蛋糕希望母亲早点离开,回房间看见蛋糕自责羞愧,与齐姆森一起吃蛋糕担心消除,内心转向平静。(前两点各1分,第三点2分,共4分) 4.[s4] 形象特点:①彬彬有礼(有教养);②成熟懂事。(每点1分,共2分)作用:①怕齐姆森瞧不起母亲,培德才要母亲赶紧离开;齐姆森责备自己、跟自己分吃蛋糕,才让培德轻松一些。齐姆森这一形象安排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②作者用齐姆森仁厚来反衬培德的虚荣,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③作者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小说的主题:抛弃虚荣,珍惜亲情。(每点2分。共4分) (二)  [s1]19.  [s2]20.  [s3]21.  [s4]2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s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在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内容。

背景材料:释永信,这位嵩山少林寺1500年来最年轻的一位方丈,中国第一位修得MBA学位的僧人,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被聘为河南大学教授。释永信,引发了人们对他的争议。为了与世界接轨,他允许少林小武僧业余时间玩电脑,打游戏,听周杰伦的歌。’同时,圈地,盖楼,办公司,商业演出,一个千年的佛门圣地,如今却成为文化产业的典范。

根据以上背景材料,写出人们对其“争议”的内容。

   (1)对释永信表示理【解析】
                       

   (2)对释永信提出质疑:                        

 


 [s1]18.

查看答案

 [s1] 下面的一段材料,有三处文字需要改动,请任选两处改动并简要说明理由。

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①想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②对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③退回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一道“工序”。上述情况在诗中通常被称为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

 

 

 


 [s1]17.

查看答案

 [s1] 下面是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倒数第三天的数据统计表,请概括出其中的两个主要信息。

截止到22日的总体报名数据

分类

截止到22日报名人数

已报名职位数/总职位数

截止到21日报名人数

中央党群机关

28563

100.00%

22120

中央党群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12451

9630%

9725

中央党群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

6155

100.00%

4881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派出机构

627954

98.50%

480652

国务院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122137

96.00%

92980

其他单位

14863

99.50%

9591

总计

812159

98.10%

619949

 

 

 


 [s1]16.

查看答案

 [s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明月松问照,                。(王维《山居秋暝》)

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2)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晓来谁染霜林醉,              。(王实甫《长亭送别》

        塞上长城空白许,                  。(陆游《书愤》)

   (4)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s1]15.

查看答案

 [s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s1]14.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