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或许,我们曾游历过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山胜水;或许,我们曾目睹过许多以山水为题...

 或许,我们曾游历过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山胜水;或许,我们曾目睹过许多以山水为题材的影视片和图片;或许,我们本身就居住在山环水绕的环境之中;至少,我们也曾品读过许多描绘优美山水的名篇佳作。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给予我们无穷的美感,也给予我们诸多的启迪。请以“我与山水”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看 树 高林瑜

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它自己的色彩。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担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

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看过树。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1).请赏析“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这句话。

【答】:                                                                       

                                                                               

                                                                              

(2).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

 【答】春天看树:                                                              

       夏天看树:                                                              

       秋天看树:                                                             

冬天看树:                                                             

(3).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答】: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述树的特征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其中“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一句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方法。

C.“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前面写树转到后面写人。

D.文中提到树“能够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委婉地传达出一位乡村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

E.文章最后一段中哲人的话,把树的形象描绘得更加具体、逼真,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答】:【   】【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答】: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                                                                        

                                                                                                                                                             

 

查看答案

 

1.根据语境,引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填空。(2分,每小题1分)

①请了你半天,好话说了一大堆,你才勉勉强强地应承了,这真是“                   

                              ”啊!

②“                                                     !”你我虽素昧平生,但同病相怜,还望和衷共济,以渡难关

2.根据要求默写.(2分,每小题1分)

③写出陆游《书愤》诗中赞美诸葛亮的两句诗。

                                                                

④写出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上阙中正面描摹赤壁景色的三句。

                                                            

3.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2分,每小题1分)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⑥青泥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查看答案

 对王昌龄《从军行(之四)》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A.首句的一个“暗”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表现了长云蔽空、雪山阴暗的特点,写出了边塞的荒凉艰苦,写景壮阔悲凉。

B.第二句是个倒装句,正常的语序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一个“望”字,传达了戍边将士浓烈的思乡之情,有力地衬托了将士们精忠报国的决心和信念。

C.第三句的一个“穿”字,从正面写出了战斗之多、战争之久、拼杀之烈,突出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和艰苦。

D.第四句的一个 “终”字体现了将士们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不打败敌人,绝不回归家园!这是身经百战的将士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誓言,雄壮豪迈,有令人热血沸腾的震撼力。

 

 

查看答案

 下列作家作品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选项

作品

作者

朝代或国别

地位

A

《从军行》

王昌龄

唐代

边塞诗人

B

《雨霖铃》

柳永

宋代

婉约词代表词人

C

《窦娥冤》

马致远

元代

“元曲四大家”之一

D

《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

前苏联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