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是日也,天朗气清...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___________。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_________________,都在空城。  

 (姜夔《扬州慢》)

   (2)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_________,_________。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曹操《短歌行》)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1)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尽荠麦青青清角吹寒    (2)青青子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此夜曲中闻折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诉衷情

万俟咏

一鞭清晓喜还家,宿醉困流霞①。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山不尽,水无涯,望中赊②。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注】①流霞:酒之泛称。②赊:远。

   (1)本词开头一句就点出“喜还家”,“喜”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在本词中,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

    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庄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贬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箪器食。每朝,候上之闲,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

    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上日:“吾闻‘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请治行者何也?”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

    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洁。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日: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邦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填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日:‘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汲、郑亦云,悲夫!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名籍:谓直接呼项籍之名。

②洗沐:沐浴,此指休假。汉制,官吏每五日例得休假。

③这是指郑当时在武安侯的田蚡和魏其侯窦婴在廷中为灌夫事发生尖锐冲突,武帝征询群臣意见时,他先是肯定支持窦婴,后又怯懦动摇,因此触怒武帝被贬官。

④推毂:推举。

⑤翕(xi)然:一致。

⑥僦:运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B.仰奉赐以诸公                   给:供给

    C.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郑庄         称:称赞

    D.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其事         发:发生

 

 

 

 

2.以下句子,分别表现郑当时待人友善和为官清廉的一组是                    (    )

    A.郑君独不奉诏

       然其馈遗人,不过箪器食 

    B.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

    C.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

       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D.郑庄使视决河,自请治行五日

        门外可设雀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庄喜好道家学说,敬仰年长且德高之人,他交往的都是辈分比他高的天下知名人士。

    B.郑庄为官正直,汉武帝时曾因评论武安侯和魏其侯的纷争被贬官,又因引荐比自己才能高的人而得罪权贵。

    C.汉朝征讨匈奴,财力匮乏之时,郑庄所保举的宾客在承担运输任务时未按时完成任务并亏欠款项,郑庄因此获罪,被贬为平民。

    D.郑庄为官有权势的时候,宾客众多;等他罢官之后,宾客就渐渐离开。这种情况与下邦的翟公的经历很相似。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2)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3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孝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孝”的社会价值与“教”,的社会价值是统而为一的,不仅如此,由于血亲意义上的朴素性和普泛性,“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

“百善孝为先”,孝是最起码的伦理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朴素感情。这种朴素感情是其他一切伦理道德的精神基础。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是个体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教”的伦理学基础因而就是“孝”。“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先民倾向于认为,一个能够“孝”,与“睇”的人,是不会“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的,而这正是“教”的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

再者,关于行“孝”与学“文”的关系。古人认为人们只有在具有基本内在伦理准备的基础上,行有余力,则可以学“文”,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里,“孝”为本,学“文”为末,本立而道生。反过来讲,学“文”的终极目标也在于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换言之,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而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学不学“文”,而在于学“文”的目的是什么,不在于学到了多少“文”,而是这些“文”具有多少伦理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立足于血亲意义上的“孝”,达到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圆融和谐,这条道路,也就是由“德”而提升为“道”的道路。

    在现代,许多论者认为提倡“孝”是一种悖于现代化的退步行为。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孝”,不是“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愚忠、愚孝,而是在本真的意义上拓展而成的达到个体与群体和谐共处的伦理纽带。本真的孝是平等性而非片面性的,是正常而非反常的,是生成拓展的而非家族本位的。“孝”常相对于“慈”,所以并非“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而是体现了亲子的平等性;原始形态的孝是子代对亲代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所以并非只是出于哗众取宠或入仕进阶的功利需要的“愚孝”或“伪孝”,而是一种自然情感的真诚流露;孝虽原为奉养父母,但却可以拓展为家国天下的一种精神依据,对个体而言,“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对国家而言,“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孝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衡准,“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

    如果使孝的含义由奉养父母提升为奉献于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那么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将是圆满和谐的,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所追求的最为根本的教育价值。

1.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的一项是 (    )

    A.“百善孝为先”,“孝’”是衡量个人与社会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

    B.在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上,“孝”与“教”是一致的。

    C.“孝”是学“文”的内在伦理基础,“孝”与“教”是本与末的关系。

    D.“孝”原为奉养父母,但它可以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衡准。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将“孝”与“教”的社会价值统而为一的文化。

    B.孔子认为,“孝”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是通过教育而生成的。

    C.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认为,学“文”的根本目的是发掘其中的伦理价值。

    D.原始社会的孝是子代对亲代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不是“愚孝”或“伪孝”。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些学校推行“五心(忠心、爱心、关心、信心、孝心)教育”,其中“孝心”教育应该是最基础的伦理教育。

    B.一个人只要不“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就是一个具备“孝”“悌”品德的人。

    C.当前的应试教育也有其可取之处,它与古代的学“文’,一样具有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的作用。

    D.从古至今,提倡“孝”都是一种有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进步行为。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眼下,“山寨”是个热得发烫的词汇。“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一时间,“山寨鸟巢”、“山寨熊猫”、“山寨网站”、“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甚至“山寨红楼梦”纷纷出炉,大有席卷之势。

    ①通过模仿知名品牌迅速占领市场

    ②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

    ③主要表现形式是从小作坊起步

    ④又几经演化

    ⑤主要特征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⑥也许是因为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山寨产品”从手机起步,逐渐蔓延到其他经济领域

    A.③①⑥④②⑤                     B.⑤①⑥④②③

    C.⑤③①⑥④②                     D.③⑤①④⑥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通过发掘、整理和研究民间验方,我们可以拯救一批濒临失传的奇珍异宝,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进而补充、丰富和创新中医药理论,推动中医药科学的发展。

    B.得知自己当选为上海世博会“亲善大使’’的消息传来之后,刘德华非常开心,认为亲善大使是一个既光荣又责任重大的使命,希望能有机会参观上海世博会园区。

    C.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向各州、市、县、区政府发出通知,决定于2月20日至3月15日,在全省范围内紧急开展向早灾灾区献爱心捐助,帮助灾区群众战胜灾害、渡过难关。

    D.说起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的“郁闷事”,  不仅让不少消费者体会不到购物消费的乐趣,还惹来一身麻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