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则尽其天年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尽天年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可怪也欤

C.皆出于此乎     D.生乎吾前,闻道也固先乎吾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不能容于远近     B.纷吾既有此内

C.行露宿       D.匹夫之有于社稷也

3.下列各句中,与“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斯固百世之遇也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段将“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作对比,将假设的“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现在的“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作对比,将“四方之士”“豪杰之流”的苟且偷生、轻如鸿毛与五人仗义而死、重于泰山作对比,突出了五人的形象,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B.写“四方之士”“过而拜且泣”“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是为了表达对五人的同情、仰慕乃至他们学习的崇高感情。

C.“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是文段的主题。这个主题,本身就包含着许多对比的因素:“死”与“生”,当然是对比;有“大”有“小”,有“重”就有“轻”,有“匹夫”就有“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和“缙绅”以至“高爵显位”,这里都有强烈的对比。

D.《五人墓碑记》并不孤立歌颂五人。作者在对比中,指斥了阉党,暴露批判了“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和“缙绅”“高爵显位”等;在映衬中,赞扬了周顺昌,肯定了“郡之贤士大夫”。正是由于有了这一系列的对比和映衬,才充实了歌颂五人的思想内容,加强了歌颂五人的艺术力量。

 

 

1.A. 2.C.3.B. 4.A.(文中并未涉及“四方之士”“豪杰之流”苟且偷生的相关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一项是(  )

例:恐年岁之不吾与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D.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贾余庆等祈请使诣北      于是乘其厉声

B.恐美人迟暮              佯狂不知所

C.将以有也                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

D.请罪先人之墓            郡之贤士大夫请当道

 

查看答案

 对下列“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尝终日思矣           ②则施施行,漫漫

③呼中丞之名詈之         ④后人哀之不鉴之

A.①②的用法相同,意义不相同   

B.②③的用法不相同,意义相同

C.③④的用法不相同,意义相同

D.①②的意义相同,用法相同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买五人之头而

A.海安、如皋            B.安能豪杰之流

C.吾从而之              D.吾社之行为士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予当引决            B.辞楼下殿,来于秦

C.去今之而葬焉        D.道中自抄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