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上续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阐述写好汉字的意义,并写一句建...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上续写一段话,从不同方面阐述写好汉字的意义,并写一句建议性结语。要求:角度恰当,观点明确,语言得体,不超过60字。

书法是源于中国文字的一门艺术,它与京剧、武术、针灸并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书法艺术本身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充当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作为一个中国人,写好汉字应当成为一种自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往大里说,这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2分)往小里说,这是对自己形象的塑造(2分)。应把写好汉字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技能来训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文字通过比喻揭示了各种人对人生的不同认识,请再补写三句。

要求:①从反面写,和前面正确的人生观构成对比关系;②句式基本一致;③字数不要求完全相同。

希望说,人生就是万绿之源的绚丽的花朵。

成功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一叶扁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从现在至2015年这段时间内,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世界经济将无法避免石油供应紧缺并由此引发油价飙升情况的出现。

  B.目前的股市大起大落,极不稳定,根据中央电视台最新的一次调查显示,股市中亏损的人高达69.7%,赚钱的人只有21.45%。

  C.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建议以“超主权”的新国际储备货币来取代美元后,联合国金融、经济改革咨询团向联合国大会提交报告,敦促世界领导人同意构建替代美元的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D.在此次国家法定节日征求意见过程中,调查者发现,人们对同步出台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能否顺利实施并不乐观。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元旦”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反弹琵琶,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B.随着金融危机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昔日甚嚣尘上的“西方的月亮圆”言论已宣告破产。

  C.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的雕塑精品。

  D.每次做实验,王军都尽量寸量铢称,他说这样不仅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还能避免实验材料的浪费。

 

查看答案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穆罕默德•尤努斯:穷人的经济学家

吴源林

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是个银行家,当然算一个经济学家,可是他获得的却是诺贝尔和平奖,而非经济奖,因为他不只会算经济账,还关注经济以外的东西。这或许值得我们的经济学家反思。                                          

——张五常

贫困就好像是种花一样。我们从森林里面找到最好的种子,把它种在花盆里,却发现它没有在森林里长得好,这是种子的原因吗?不是,同样的种子,唯一的区别是花盆的空间太小,营养太少。而穷人就像是这样的种子,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让他们自己充分发挥的空间,如果有好的条件、好的机制、好的环境,他们就会和其他人一样有能力。并不是这个人有什么不好,有什么缺陷。穷人并不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贫困是由机制造成的,是由社会造成的。 

——尤努斯2006年10月22日北京大学演讲节选 

    “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去博物馆参观,看看贫穷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这是孟加拉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的一个梦想,也是他挑战这个世界贫困现象的宣言。并且他相信,只需通过一个简单的理念,就能根除这个世界的贫困现象。尤努斯的梦想并不止于憧憬。事实上,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创办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在孟加拉语里是农村银行的意思)已使得600多万孟加拉穷人摆脱了贫困。他的小额贷款的理念也传播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可。世界银行聘请他担任顾问委员会的领导人,在全世界推广他的理念。他还获得了无数的奖项和头衔: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亚洲周刊》“最有影响力的25位亚洲人”,帕坦尔全球理解基金会颁发的“2006年度世界公民奖”,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无数学院授予他名誉博士称号。 

乔布拉村试验

在1975年~l97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努斯带领学生去附近的乔布拉村调研。发现问题总是很容易,但什么才是解决之道呢?他向那些农民推广改良的大米种植技术,在干旱季节组建农民合作社修建水利设施。但不久后,他意识到,这并不能帮助真正穷困的底层阶级——那些没房没产、生活在农村里的穷人。                                                           

    一天,尤努斯在乔布拉村采访了一位靠制作并售卖竹椅谋生的妇女。这位妇女告诉他,她辛劳一天只能赚2美分。尤努斯大感惊愕:这么一位勤劳的妇女,一天只能赚这么点钱!这位妇女解释说,由于没钱去购买制作竹椅的原材料,她不得不去找一位商人借钱,这位商人只允许她把竹椅卖给他,而且收购的价钱还得由他说了算。事实上,这位妇女就是附属于这位商人的劳动力!那这些竹子值多少钱呢?大约25美分。“我的天,仅仅为25美分就要遭这种罪受,难道就没有人能对此做些什么吗?”他找出村里另外42位有着类似困境的村民。在把这些村民们的资金需求汇总后,尤努斯经历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震动:这个数目一共才只有27美元! “造成他们穷困的根源并非是懒惰或者缺乏智慧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缺少资本。这种状况使得穷人不能把钱攒下来去做进一步的投资。一些放贷者提供的借贷利率高达每月1 0%,甚至每周l0%。所以不管这些人再怎么努力劳作,都不可能越过生存线水平。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的工作与所需的资本之间提供一个缓冲,让他们能尽快地获得收入。”尤努斯总结道。于是,向这些没房没产的穷人提供借贷的想法就此诞生。                                               

    尤努斯当即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27美元,借给了这42位穷人。随后,他去找一些银行家,试图说服他们向这些穷人提供无需抵押的贷款。而银行家们却讥讽他,说这些穷人的信用不可靠。尤努斯反驳道:“如果没有尝试过,你们怎么知道他们不值得信任呢?”也许是这些银行家对于人民来说才不可靠吧。

穷人的银行

尤努斯并未就此放弃。在1976至1979年间,他在村里开始了试验,以自己为担保人向穷人们提供小额贷款,这个试验成功地改变了大约500位借款人的生活。他也不断地去游说孟加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来采纳他的试验。l979年,孟加拉央行终于答应开展这个名为“格莱珉”的项目,一开始由7家国有银行支行在一个省份进行试运作,l981年则增加到5个省份。这个项目的每一次扩张都证实了小额贷款的有效性:到1983年为止,格莱珉银行86个支行使5.9万名客户摆脱了贫困。随后,尤努斯决定辞去学术工作,全身心投入这项对抗贫穷的事业中去。l983年,格莱珉银行成为独立法人机构,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壮大。                                           

    目前,格莱珉银行已成为孟加拉国最大的农村银行,这家银行有着650万的借款者,为7万多个村庄提供信贷服务。格莱珉银行的偿债率高达98%,足以让任何商业银行感到嫉妒。而且,每一位借贷者都拥有这家银行一份不可转让的股份,占据这家银行92%的股份(余额由政府持有),这实实在在的是一家为穷人服务的银行,是穷人自己的银行!“尤努斯取得的成就真是卓越非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布鲁罗·拉菲亚在对格莱珉银行进行调研后评价道。 

还未结束的战争

尤努斯独特的实用主义哲学, 虽然可能让他难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般都是颁给那些理论性的成果——但是尤努斯并不在意,他关注的是消灭这个世界的贫穷现象。

     “人们说我疯了,但一个人没有梦想的话就必然不能有所成就。当你在建造一栋房子的时候,你不可能就是把砖块和石灰堆砌在一起,你首先得有一个想法,要怎样才能把房子给搭建起来。如果一个人要去征服贫穷,那你就不能按常规出牌。你必须要具备革命精神,并且要敢于去想别人所不敢想象的东西。”这正是尤努斯的超凡之处。

(选自《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某些银行家认为穷人的信用不可靠,而尤努斯认为穷人值得信任,这些银行家反而是不可靠的。

    B.尤努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辞去了学术工作,游说孟加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采纳他的“格莱珉”项目,并顺利得到了孟加拉央行的支持。

    C.尤努斯认为贫困的原因并非懒惰或缺乏智慧,而是存在缺少资本的结构性问题。只要我们给穷人提供好的条件、机制、环境,他们就可能摆脱贫困。

D.尤努斯的小额贷款理念传播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可,他创办的格莱珉银行不仅在本国取得了成功,在其他国家也取得了成功。

E.尤努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关注的是消灭这个世界的贫穷现象,当然这是一场艰苦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2)尤努斯萌生向穷人提供借贷想法的原因有哪些?(答案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6分)                      

  (3)文章开头引用张五常的一段话有什么用意? (6分)

(4)尤努斯说:“如果一个人要去征服贫穷,那你就不能按常规出牌。你必须要具备革命精神,并且要敢于去想别人所不敢想象的东西。”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体现了尤努斯的“革命精神”?请简要论述。

 

 

查看答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他要利用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需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得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那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北大荒的“大烟炮儿”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象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借着风力也要飘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

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100只桨,扬起5个或6个或7个布帆来。我绝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7个大海和13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第一段,写儿子的漫游,既开宗明义,引出年轻应该漂泊的话题。又抒发情感,表达对儿子能独立闯荡的欣慰与激动。

B.文章第二段,写柏林火车站留学生的事件,表现了漂泊者非凡的勇气,也经留学生现在的状态证明了漂泊对年轻人成长的意义。

C.文章第四段,写“我”在“北大荒”的漂泊。但比较起儿子来,“我”这一辈子的人生半径就显得狭短了,这段流露了作者的失落。

D.文章第六段中“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青春脆弱,单薄,无力掌控方向的特点。

E.文章第七段引用泰戈尔的诗,增加了文章的的文化韵味,又升华了漂泊对于人生的意义的主题,且使文章的结尾有了浪漫的情致。

  (2)文中“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的性格 ”,这句话有怎样深刻的含义?(6分)

  (3)作者认为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答。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年轻人去漂泊已具备的基本条件,而作为即将告别中学的我们,人生就要开启新的旅程,那么,为了你的“漂泊”,你是否还需要别的准备?请具体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