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的材料是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简介,请为其设计一段不少于150...

 下面的材料是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简介,请为其设计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远观的导游解说词。

6ec8aac122bd4f6e

  名称:梦想城市

  主题:幸福生活,童话乐园

  造型:两个环形轨道

  亮点:①美人鱼:“小美人鱼”雕像将落户丹麦国家馆。

    ②骑自行车:丹麦馆设计了自行车通道,同时还准备了自行车,供观众免费骑乘。

    ③音乐会:主题为“对话”,两国艺术家联袂献演,将带来不同风格的音乐。

 

 各位朋友,现在矗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奇异建筑是丹麦馆,名为“梦想城市”,主题是“幸福生活,童话乐园”,寓意为幸福的生活不仅仅来自财富,童话中的自然与和谐才是快乐的真正本源。丹麦馆由两个环形轨道组成,螺旋形建筑外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一会儿我们可以骑着丹麦自行车徜徉在起伏的展馆内外,观赏安徒生笔下的小美人鱼,欣赏中、丹两国艺术家献上的音乐盛宴……请随我走进这座“梦想城市”,亲身体验丹麦童话般的城市生活。(称呼得体2分,体现远观2分,内容准确、生动、形象2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自然,语意简明、连贯,逻辑严密。

沈阿姨与母亲是一辈的。的身体稍瘦,颧骨高高的,眼睛大而有神。想给乡下

①                                      ②    ③

的侄子写一封信,就找给乡下的侄子代写一封母亲知道虽然斗大的字不识几个,

④                ⑤     ⑥     ⑦

但明事理。母亲与沈阿姨如同亲姐妹一样,相处十分融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春旱中的清泉

杨卓成

    高原的季风如约而至。立春后,醒来的山风一天紧过一天,吹得山凹呜呜作响。尽管今年的山风依然强劲,却无法如同往年的春风一样,将满山遍野的绿色吹醒过来。六十年不遇的大旱,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秋、冬、春连续三季的奇旱,终于使这块充满生机的红土高原,一下子变得如此的沉闷。

    沿云南曲靖至胜境关的高速公路前行,中途拐入一条便道,富源县那个山巅之上的小村子便可仰视了。正午的阳光直射在血红的土地上,反射出了一道炫目的光泽,幽幽地在山岗上飘荡,聚成了一股舞动的灼浪,缓缓地往天空升腾而去,整个大地都仿佛在燃烧。

    山岗似乎还在燃烧,透过眼前那一股股升腾的热浪,眼前的一切景物仿佛都在抖动,起伏的山岗在忽远忽近地抖动,成片的林木一会儿倒地,一会儿又奋力地挣扎着爬起来,沟沟壑壑不停地变化着走向……

    眼前的景物在我们眼中已产生了幻觉,但这种幻觉似乎又是真实的,是我们在期盼、焦虑、疲惫、自信的情绪状态下产生的感情流露,是一种经历着煎熬与理性渴求的自我慰藉。

    我们将眼光探向了天空中那道让人颤栗的蔚蓝,这颜色是那么透明,却是透明得一望无垠,留驻不下一丝丝的雨滴,仅有的几朵细小的白云在一望无际的天边游荡,不知道白云何时会滑到我们头上,哪朵云彩载着雨滴?

    从大地探向天空,又从天空寻回大地,在眼前继续出现幻化了的景色。在不远处那道血红的山梁上,隐隐看到了一片盛开的小白花,小白花满满地占据了一个缓坡,簇拥着朝坡底流去。

    我们惊呆了,仔细地分辨着这片象征着生命的小白花到底是现实还是幻觉。怀着十分矛盾的心理朝那片小白花靠近,既担心因为视觉差错,将其他东西误认为小白花又害怕那道山梁开着的果真是小白花。

    驻足那片白花之中。小白花开得正艳,蓬松而圆润,如同成熟之极的蒲公英。一片片细长的带刺的叶片依次排列,从根部一直延伸了上来,小心地护卫着那一朵朵亮丽的小白花,任凭烈日灼烤,劲风摇曳,依旧开得那么灿烂。

    我们久久不愿离去。鲜花与烈日、绿叶与灼浪竟然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恍惚中,我突然记起了富源县回隆村那位非常健壮的青年村干部。那年在村前的山上修水库,他就指着那一朵朵盛开的小白花对我们说:开挖土方的时候,可将这个叫马刺根的植物移一移,开春以后,无论放到什么地方,马刺根都会盛开一片,既涵养水分,粗根还可做菜吃,非常好的东西。

    晃眼间多少个秋冬过去,尽管时过境迁,但关于马刺根的那一番对话,回隆村当年出工出力修筑小水库的情景,在这特殊的环境中又一齐涌了出来,让人想淡忘都不能。

仔细回味回隆村那个碧波荡漾的水库,洁白的云彩映在水中,如同云朵托起的天池。无数的水鸟贴着水面在飞翔,两只小船牵挂在岸边,为的是有时用它去水中巡察一下。担水的妇女总在早晨和傍晚才从水边走过,闪动的身影倒映在碧绿的水面上,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冥想中,竟然听列了水流声,一泓亮丽耀眼的清泉果然从山顶的沟壑急涌而下,将透骨的清与湿润洒向土地。我们一齐飞奔过去,将脸和手都深深埋在水中。一切都是真实的:凉丝丝的沁人心脾的泉水!在那片醉人的流水声中,不禁对回隆村怀有深深的敬意,尽管此时的水资源非常稀奇,可回隆村还是顾全大局,合理调配水资源,定时给下游焦渴的土地送上泉水。

顺着水流滑过的小溪,眼前依然是一片绿荫。我们知道回隆村虽然守望着几年前修好的水库,但在这特殊的干旱年景,他们依然在节水,在限制每人的用水量,为的是将那节俭下来的清泉,连同抗旱的勇气与希望奉献出来。

我们的眼睛湿了,也许是因为感动。在困难中,人的品格最能彰显。在危难时刻,人的灵魂袒露得最为直接。我们还需要说什么吗?

抗旱最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勇气。在这些崇高的村民面前,在这凝聚大爱的细流面前,这里肯定会绿荫一片,生机盎然。

    (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3月20日,有删节)

1.文章开头五个段落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6分)

2.分析下面两句话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1)担心因为视觉差错,将其他东西误认为小白花。

  (2)又害怕那道山梁上开着的果真是小白花。

3.在文中,作者引述“关于马刺根的那一番对话”和“回隆村当年出工出力修筑小水库的情景”的用意是什么?(4分)

4.文中“小白花”有何象征意义?对“小白花”的礼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旬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子日:“    ▲    ,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        ▲    。(王勃《滕王阁序》)

    ▲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

(2)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        ▲    ,《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        ▲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机女叹

[宋]叶茵

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

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

月夜闻纺织声

[清]陈文述

茅檐辛苦倦难支,绣阁娇憨定不知。

多少吴姬厌罗觳,绿窗一样夜眠迟。

    (1)请概括这两首诗蕴涵的相同情感。

    (2)陈文述的《月夜闻纺织声》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题。

    张邵字茂宗。初为晋琅邪内史王诞龙骧府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咸离弃之,惟邵情意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

    桓玄篡位,父敞先为尚书,以答事微谬,降为延尉卿。及武帝讨玄,邵白敞表献诚款。帝大说,命署其门曰:“有犯张廷尉者,以军法论。”后以敞为吴郡太守。刘毅为亚相,爱才好士,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或问之,邵日:“主公命世人杰,何烦多问。”刘穆之闻以白,帝益亲之。卢循寇迫京师,使邵守南城,时百姓临水望贼,帝怪而问邵,邵曰:“若节钺①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寻补州主簿。

    邵悉心政事,精力绝人。及诛刘藩,邵时在西州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曰:“昨夜受张主簿处分。”九年,世子始开征虏府,补邵录事参军。十二年,武帝北伐,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青州刺史檀祗镇广陵,时滁中结聚亡命,祗率众之,刘穆之恐以为变,将发军。邵曰:“檀韶据中流,道济为军首,若疑状发露,恐生大变。宜且遣慰劳,以观其意。”既而祗果不动。及穆之卒,朝廷惺惧,便欲发诏以司马徐羡之代之。邵对曰:“今诚急,任终在徐,且世子无专命,宜须北咨。”信反,方使世子出命曰:“朝廷及大府事,悉咨徐司马,其余启还。”武帝重其临事不挠,有大臣体。十四年,以世子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敢以死请。”从之。武帝受命,以佐命功,封临沮伯。分荆州立湘州,以邵为刺史。将署府,邵以为长沙内地,非用武之国,置署妨人,乖为政要。帝从之。谢晦反,遗书要邵,邵不发函,驰使呈帝。

    (选自《宋书·列传第六》,有删节)

  [注]①节钺:代指军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邵情意谨    弥:更加

  B.昨夜受张主簿处分    处分:安排

  C.祗率众之    掩:搜捕

  D.今诚急,任终在徐    病:疾病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邵“深谋远虑”的一组是

①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

②犬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

③若疑状发露,恐生大变

④且世子无专命,宜须北咨

⑤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

⑥邵不发函,驰使呈帝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邵为人重情薄利,能在乱世中明辨是非。在王诞被桓玄流放到广州后,他馈送财物给王诞的妻儿。桓玄篡位后,他劝自己的父亲归诚武帝,由此更加赢得武帝的信任和亲近。

    B.张邵思考问题谨密,镇守南城之时,武帝不解百姓临水望贼,张邵认为是百姓在武帝大军返回后心态稳定。刘穆之担心檀祗乘机作乱,将要发兵防备,张邵劝其暂且观察。

    C.张邵深谋远虑,处理政事稳妥。武帝北伐时,他劝谏武帝,要对后事作考虑和安排。在刘穆之去世、朝廷慌乱之时,他却能够临事不乱。武帝称其具备大臣的风度。

    D.张邵做事识大体,顾大局。在武帝欲把世子外派镇守荆州的问题上,他直言进谏,武帝最终收回成命。在分立湘州设置府署的问题上,他主张要遵循治政要领。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邵白敞表献诚款。帝大说,命署其门曰:“有犯张廷尉者,以军法论。”(5分)

  (2)将署府,邵以为长沙内地,非用武之国,置署妨人,乖为政要。帝从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