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神秘的战栗 刘克敌 ①公元前514年,一位伟大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神秘的战栗

刘克敌

①公元前514年,一位伟大的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率领百万大军西征希腊。当他登高远眺,看到自己的部队正在踏桥西渡时,突然萌生出一丝悲凉:如此生龙活虎之战士纵然不牺牲于战场,数十年后也必然化为尘埃。他思来想去,悲从心来,禁不住潸然泪下。可以想见,这位伟大帝王的内心深处,那一刻一定有神秘的战栗掠过—— 这该是灵魂的洗礼、良知的发现,更是对造化的敬畏、对人生的慨叹。在那一刻,这位君主所感受到的,不再是自己的权力有多么大,而只是感到人类的渺小和宇宙的永恒。他所能领悟到的,恐怕就是“刹那见终古”的境界吧。

②混迹于滚滚红尘之中,我们似乎应该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是吗?当酷暑难挨的夏日,你的午睡被鸣蝉的聒噪所惊醒,于不经意间瞥见窗外那一枝摇曳的树枝时;当秋风袭来,你站立水边看那片片枯叶坠入水中时;或者在漫长的旅途中,邂逅一双纯洁而又美丽的眼睛然后又不得不分手时;或者在寂静清冷的冬夜,聆听到远方传来的一声汽笛时……每当此时,是否你的内心深处,会像春风吹过湖面激起一层涟漪,使你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悲哀,产生那神秘的战栗?

③遗憾的是,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对于这种人生的悲凉感和幻灭感,已经没有体验,抑或不再有时间体验——因为平庸的我们,都活得实在过于匆忙,以至忘记了拨动那可能生锈的心弦。

④这是怎样的不幸和悲哀啊,可惜我们不能发现,或者说不愿发现。面对一个日益沉沦的世界,好像我们已做好与其一同沦陷的准备。

⑤——倘如此,则人类存在的价值何在?

⑥人类本不能指望上帝的拯救——假如有,上帝的旨意其实也必然是让人类自救,但迄今为止,人类好像还没有表现出这样的自觉和能力——追求物欲的力量看来总是大于追求精神的力量,我们似乎只有束手待毙,悲夫!

⑦唯一的出路在哪里?大概还是只有回到内心。心弦如果生锈,那就设法把它擦亮吧,至于得到拯救的机会有多少,且不去管它,聊胜于无毕竟也是一种希望。

⑧1888年,时已近疯狂的天才大哲学家尼采在被好友接送回家的路上,竟然即兴创作出一首后人命名之为《威尼斯》的极为优美感伤的诗歌,这该是他幸福的绝唱:

褐色的夜,

我伫立街头,

远处飘来歌声;

金色的雨滴

在颤动的水面上溅涌。

游艇、灯光、音乐——

醉醺醺地游荡在朦胧中……

我的心弦,

被无形地拨动了,

悄悄弹奏一支船歌,

战栗在绚丽的欢乐前。

——你们可有谁听见?

⑨在自己生命的终点就要到来之时,尼采又有这么一次心灵的战栗,他该是带着无上的幸福感离开人世的吧。

⑩不是哪个人都能有幸感受到如此美丽幸福的瞬间的,即便是天才的诗人也无法从容把握。此时此刻,诗人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就在于他不仅能够幸运而深刻地感受此种美丽和幸福,而且可以把它抓住并传达给我们:“我的心弦/被无形地拨动了/悄悄弹奏一支船歌……”这“船歌”不就是诗人奉献给我们并要我们感受的“幸福之歌”和“艺术之歌”吗?

6ec8aac122bd4f6e当然,我们也想成为诗人,但愿望是一回事,而能否实现是另一回事。我们更能指望的,也许只有某种程度的自欺欺人而已。好在这方面,古人已经给我们做好了准备。于是,我们最后看到了陶渊明的聪明与机智、无奈与怅惘: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6ec8aac122bd4f6e问题解决了吗?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解决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诗人的心弦,应该是雪亮、一触即响的,时刻准备聆听来自宇宙的黄钟大吕之声,让自己的灵魂得以飞升、飞升、飞升……而我们唯一的希望,也只是渴盼自己偶尔会有几丝向上的冲动,如此而已,而已。

1.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神秘的战栗”的理解。

 

 

 

2.文章第②段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3.“心弦如果生锈,那就设法把它擦亮吧,至于得到拯救的机会有多少,且不去管它,聊胜于无毕竟也是一种希望。”联系上下文,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4.文章最后一段说:“诗人的心弦,应该是雪亮、一触即响的,时刻准备聆听来自宇宙的黄钟大吕之声,让自己的灵魂得以飞升、飞升、飞升……”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1.①神秘的战栗是指人的内心因受现实某种情景的触发而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应。②这种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对造化的敬畏、对人生的慨叹,是一种灵魂的洗礼,良知的发现。(意思对即可) 2.(1)这一段运用了比喻、反问的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说明现实生活中能够触发神秘的战栗的情景比比皆是。(2)承上启下(或“过渡”),(1分)既是对上文内容的丰富和拓展,又引出下文作者对许多人缺乏神秘的战栗的感慨。(意思对即可) 3.世俗社会中追求物欲的力量使人的心灵受到束缚,人们很难体验到神秘的战栗。应当回到内心,让心灵从世俗的羁绊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的力量,不论灵魂是否得以飞升,总比跟随日益沉沦的世界一同沦陷强得多。(意思对即可) 4.诗人的心灵对造化对人生更为敏感,很容易被现实中的情景触动而产生神秘的战栗,从而净化自己的心灵,获得美丽幸福的体验。在世俗社会中,人不应只追求物欲而忽视了精神的力量,要回到内心,用心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丰富自己的心灵空间。(必须结合全文,联系现实作答,否则酌情扣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使前后照应,上下连贯,诗意合谐。

当春风吹来时

      ①        

款款地舒展

渴望拥抱金色的阳光

 

当秋风吹来时

她悄悄地飘落了

静静地思考

      ②         

 

查看答案

 欣赏下面的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用简明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不超过60字)(2分)

 

 

   (2)结合漫画合理想象,以“文化生活”那只桶的口吻拟写一句话。(不超过l5字)(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绿色消费。(不超过30字)(4分)

3月10日上午,近千家商贸单位举行了倡导绿色消费的活动。绿色消费不能简单认为就是吃天然食品、穿天然原料服装、用天然材料装饰。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消费。它倡导适度消费,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它是一种新型的消费行为和过程,既崇尚自然、保护生态,又反对攀比和炫耀,尤其是过度消费。

绿色消费是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三个小题)

   (1)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苏轼《赤壁赋》)

   (2)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王羲之《兰亭集序》)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论语·卫灵公》)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悲  秋

[南宋]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释:诗人因反对朝廷投降求和被贬为肇庆府通判。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后人评此诗“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