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笑”、“诚实”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拟人修辞方法,并在语意上形成递进关系。
阳光是一位热情的向导,不仅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也给我们温暖与力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晒 月 亮
池 莉
①常熟有一座山,叫做虞山。虞山有一座寺,叫做兴福寺。兴福寺有一把年纪了,大约一千五百岁。寺内山坡上有一片竹林。山坡上有竹林不稀罕,稀罕的是竹林里面有一条曲径,竹林里面有一条小径也不稀罕,稀罕的是这条小径被一个唐人写进了诗歌,而且这首诗歌到现在依然非常动人和广泛流行。我曾经好几次听见父母们教导幼儿背这首唐诗,有一次居然是在麦当劳餐厅。这首诗歌我也记得,便是唐人常建的:“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唯闻钟磬音。”更为稀罕的是,兴福寺的诗是好诗,字还是好字。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是湖北人,出了名的任性和疯狂。有洁癖,好奇装异服。性情渗透了笔墨,字是又诡异又憨厚,漂亮得出奇。这样,兴福寺就不是一座等闲的寺庙了。
②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清早起床,推开房门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梳着头发,根根发丝飘向远方:唐朝和宋朝。忽然发现,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真正的美丽决不随着时间线性移动而移动。美丽是不老的。
③兴福寺的茶也是兴福寺自己的。茶树就生长在兴福寺后面的山坡上。沏茶的水也是兴
福寺的,是一眼天然的泉水。水杯是最普通不过的玻璃杯,水瓶也是一般常见的塑料外壳的水瓶。水瓶上用油漆写了号码,油漆已经斑驳,暗中透着沧桑,不知沏过多少杯茶了!也不知有多少人喝了兴福寺的茶了!我成了其中的一个。我平日不怎么喝茶,为了睡眠,下午是尤其不喝茶的。来到兴福寺的下午,我破例喝茶了,一杯接着一杯,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茶香。无须精致茶具的烘托,没有礼仪仪式的引导,这是一种明明白白的清澈和香甜。能够享受一袍这种清澈和香甜,还管睡眠做什么。
④入夜,听慧云法师讲经。古老的寺庙,偏偏有位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相貌还没有彻底脱去男孩子的虎气,谈吐却已经非常圆熟老道。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前行。很自然的,人在这种时候就有了要求进步的愿望,就有了坦坦然然的说话。不过我不知道自己进步了没有,这是需要时间才能够证明的。可以肯定的是,要求进步总比不思进取的好,努力了总比不努力的好。努力至少是一种健康的姿态。
⑤夜深了,在寺内缓缓散步。看风中低语的古树。看树叶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级。看夜鸟梦呓巢穴。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故事。看老藤椅凝思深夜的含蓄。看时间失去滴嗒滴嗒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
⑥看细细的茸毛在皮肤上悄悄生长,皮肤的质感因此变得柔和而华丽。看身体的条条曲线向着灵魂蜿蜒,欲念因此变得清晰。看你的眼睛里面有我的眼睛。看你的笑意包含着我的笑意。看你的心情覆盖了我的心情。什么都看得见。朋友们和我自己,这一段时间里,都变得很透明和很简单。不思不想,不忧不虑。所有的牙齿,都曾经被烟垢污染,不知何时有过今夜的灿烂。一笑,就有贝光闪烁。这贝光注定会温暖日后漫长的生活。这就是兴福寺的月亮!
⑦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唯一的月亮。因这里有兴福寺,有兴福寺生长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还有兴福寺的院墙作为我们获得某种特定感受的保障。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是成了精的月亮。是我们的月亮,因为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
⑧我在新疆旅行的时候,遇见过又大又圆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沙漠。那种月亮活像假的,真实到你无法把它当真。点了篝火,吃手抓羊肉,大碗喝酒,然后在马头琴的伴奏下舞蹈,一夜狂欢。最狼狈的是天明之后的灰烬、垃圾和残酒。因此那种月亮更适合失恋少女、行吟诗人、偷香窃玉者、野外科技工作者和深受声名富贵所累的成功者,不是我这样的人。而我,还真就是喜欢兴福寺的月亮。从离开兴福寺的那一刻起,我的等待就已经在悄悄蔓延:我会耐心地等待再一次的缘分和机会,能够再去兴福寺持单住上几日——白天喝茶,到了晚上,就出来晒月亮。
1.联系①②段的内容,概述你对“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语言表达和文章内容两个方面简要赏析第⑤段里“看”字连续运用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在兴福寺“朋友们和我自己,这一段时间里,都变得很透明和很简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章主题和结构两个角度说一说“从离开兴福寺的那一刻起,我的等待就已经在悄悄蔓延”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出下列诗句当中的空白部分。
(1)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
(4) 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用“/”给下列的一段文言文断句。
班 固 论 司 马 迁 为《史记》:是 非 颇 谬 于 圣 人 论 大 道 则 先 黄 老 而 后 六 经 序 游 侠 则 退 处 士 而 进 奸 雄 述 货 殖 则 崇 势 利 而 羞 贫 贱 此 其 弊 也 予 按 此 正 是 迁 之 微 意。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后扦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不甚急。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木包 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观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太史公曰: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若夫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世既多《司马兵法》,以故不论,著穰苴之列传焉。
(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注: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军勒兵 勒:检阅 B.临军约束 约束:制定纪律
C.士卒暴露于境 暴露:日晒夜露 D.世既多《司马兵法》 多:议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穰苴因文武双全、治军严谨而被晏婴推荐,受到齐景公的重用,统率大军解除了齐国外患,威名远播。
B.为了严明军纪,司马穰不因庄贾是齐景公宠臣而徇情,依法将他斩首示众;并因为景公派来救援的使者飞车闯军营而杀掉使者仆从。
C.司马穰苴亲力亲为,与战士同甘共苦,全军士气大振,即使是生病的士兵也争先奋勇地参加战斗。晋国、燕国的军队闻风自退。
D.太史公认为《司马兵法》深远宏大,即使是夏、商、周三代的大战争也未能穷尽它的全部精妙之处,司马穰苴的行军用兵策略不能和它相提并论。
4.把第一段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 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
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雠(同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
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 [xiá,木笼],以予齐。
(节选自《管子·小匡》)
[注] 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纠。齐国内乱,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随公子纠奔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有加惠于其臣 加:增加 B.治国不失秉 秉:同“柄”,权柄
C.君若宥而反之 宥:宽恕 D.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 比:并列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叔牙深知管仲才能出众,劝说齐桓公予以任用,并设巧计使管仲回到齐国。
B.鲁国的施伯识破了齐国的计谋,劝鲁候杀掉管仲,以绝后患,说明施伯很有远见。
C.鲍叔牙认为,如果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
D.本文表现了鲍叔牙知人能让、举贤荐能的品德,同时也反映了齐桓公重视人才、善于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