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以下2题。 越调·凭阑人 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以下2题。

越调·凭阑人

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

 

 

1.描写了一个落魄困顿的诗人形象。 2.示例:“倦”“愁”借鸟儿道出诗人心曲。听到鸟的啼声,不禁想到“鸟倦而知还”,自己却奔波于途,走过一村又一村,有家不得归。诗人不说自己对漂泊生活感到厌倦,而说鸟儿知倦;不说自己哀愁,而说鸟儿呼愁,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无穷乡思。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以下4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5题。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注:黄中内润: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担笈负书,千里就业               就业:求学

    B.则亩三斗                       益:增加

    C.辽东公翟黑子世祖               宠:受宠

    D.为为讳乎                       首:头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推财二弟而为沙门               世祖引允论刑政

    B.臣少贱,所知唯田               当余之从师,负箧曳屣

    C.复忧哉                         其不直

    D.广修壮丽为异观者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                          (    )

    ①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③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④竟为世祖所疏

    ⑤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⑥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⑥

4.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允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通过数据说明它的危害,说服世祖解除田禁,将良田还给百姓耕种。

    B.翟黑子是世祖的宠臣,但他犯了受贿之罪,被高祖发觉。高允认为如果翟黑子按实际情况回答,承认错误,一定会免于责罚,说明高允是个忠诚明智之人。

    C.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因他向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杀了。

    D.郭善明怂恿高宗大建宫殿,高允援古论今,说明大建宫殿的危害,高宗接受了高允的劝谏。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古 人 有 言 一 夫 不 耕 或 受 其 饥 一 妇 不 织 或 受 其 寒 况 数 万 之 众 其 所 损 废 亦 以 多 矣 推 之 于 古 验 之 于 今 必 然 之 效 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

 

②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词是起源于宋代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D.“论”是一种以论证为主要议论方式,以析透彻为宗旨,一般而言,人物论、史论等较庄重的内容大多采用这一文体,如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我家乡腊月二十七夜拜小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这些都是装大盘子的。

    B.“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丑行金奖获得者谈元说,师傅经常教导他不要轻视丑角这一行当,“无丑不成戏。”

    C.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D.“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熟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她形象姣好,口齿伶俐,举止得体,天生一块主持人的料,这次艺术节让她担任主持人,真是赶鸭子上架,找对人了。

    B.这座度假村建在山的最高处,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远远望去,的确给人以高屋建瓴之感。

    C.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钉是钉,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D.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查足球赌博案件,调查对象涉及足协高官,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2)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千古凭高对此,                                       ,六朝旧事随流水,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