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淡 竹 苏沧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淡    竹

苏沧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

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

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

松树很满足,即使干瘪的果子永远得不到更饱满的收获。

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

兰花三七,像极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据说气味能抵挡蛇对游人的侵袭。

浮萍无根,却有心有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

被践踏的草,总是第一时间奋力挺直腰杆,挂着最底层最灿烂的笑。

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躜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甚至动物。三只人工繁殖的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狗奶妈的乳头。

甚至那口奇异的朱家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生立命,才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真是空的吗?

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选自2009年第12期《散文》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吟咏对象是江南湖洲“百草原”中与众不同的竹子,作者既描绘这种竹子的婆娑风姿,又揭示其精神品质,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B.文中说“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这其实是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写照。

    C.作者笔下的竹子既是正直、虚心、淡泊者的化身,也是岳飞、辛弃疾等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者的象征;既是兼有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圣人,也是心灵自由快乐的凡夫俗子。

    D.在作者看来,人生要随缘,不要刻意追求什么,因为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E.本文采取对比、象征的手法,着力刻画了淡竹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娴熟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摇曳多姿。

  (2)文中两次说到淡竹是“植物中的另类”,作者为什么这样说?(6分)

 

 

 

 

  (3)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任用?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简要分析。

 

 

  (4)请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1.正确选择是                〔  C  〕〔  E  〕 〔A.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没有对淡竹进行正面描写,所以“描绘这种竹子的婆娑风姿”无从谈起。B.无中生有,况艺术形像不能与作者完全等同。D.从倒数第二段内容可知,文中称颂的是“云淡风清”“坦荡潇洒”的人生〕。 ⑵因为淡竹不仅直、空、而且淡、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物质清瘦、精神丰腴/生是一道风景,死成实用器物。 ⑶形式上:总括全文,呼应开头〔结合本文分析,分析从略〕 内容上:深化主题,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淡竹的赞美之情〕 ⑷本文通过把淡竹与其他事物对比,突出淡竹的正直,虚心和淡泊的情怀,又联想到了历史与现实中具有淡竹精神的伟人凡人,赞美了坚持操守,淡泊名利者的高尚品质。表明心灵自由,精神丰富,坦荡潇洒的人生态度。〔大意如此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之涣《登鹳雀楼》中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2题:

中牟道中

(宋)陈与义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1.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

 

 

 

 

2.有人曾用“奇趣”评论这首诗,你是否同意?为什么?(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4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杨涟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及忠贤定《三朝要典》,“移宫”一案以光斗为罪魁,议开棺僇尸。有解之者,免。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注:①左光斗(1575—1625),明朝官员,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入狱后被迫害致死。后平反,谥为忠毅。文中加“    ”线的都是人名。②诇(xiòng):刺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书舍人                       除:拜官授职。

    B.十一月二日上之                 拟:打算。

    C.复构文言                       狱:监狱。

    D.疏之                           趣:催促。

2.以下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左光斗“嫉恶如仇”和“受人爱戴”的一组是(    )(3分)

    A.①捕治吏部豪恶吏                 ②辇下震悚

    B.①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         ②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

    C.①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   ②福王时,追谥忠毅

    D.①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②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左光斗在京城担任御史时,采取了治恶打假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惊悚。

    B.左光斗和杨涟谋划弹劾魏忠贤,结果被魏忠贤预先侦知后抢先下手,魏忠贤提前两天将两人免职。

    C.孙奇缝和鹿正认为左光斗有德于京城辖区人民,倡议凑集钱财帮助左光斗,但最终还是未能救出。

    D.左光斗死后,魏忠贤还对他的同族兄弟子侄进行了迫害;直到魏忠贤被杀后,朝廷才对左光斗平反昭雪。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

   译文:                                                                     

  (2) 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

   译文:                                                                    

  (3) 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人为什么会迷路?

    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确定方向寻找路径并不是什么难事,以金黄地鼠为例,即使把它的双眼蒙上,并七拐八转地带到一个远离巢穴的地方,它还是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并且以直线路径“飞奔”回家。鹅、蟾蜍以及蜘蛛也都表现出类似的本领。

然而,人类的寻路本领远不及这些动物。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让被试者蒙上眼睛,从起点走到终点,再返回起点。但是,没有一个被试者的表现令人满意,他们不是走过了,就是没走到。看来,现代人的导向能力天生就很差。

研究人员发现,当人在回想回家的路时,人脑海马区的某种神经元放电剧烈。这说明,人脑具有专管导向能力的神经元,而且,这些神经元的位置与在大鼠、猴子和金鱼大脑海马区中发现的类似。既然如此,为何人们还会迷路呢?

研究人员测试被试者在虚拟迷宫中的导向能力。迷宫中布满了“捷径”,似乎通过这些“捷径”可以很快到达目的地,稍微掌握点几何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些“捷径”其实是“陷阱”,根本无法到达目的地,但是,被试者却义无反顾地掉进“陷阱”。这项测试表明,人在判断方向时,几乎不考虑几何学知识,而是通过路牌指引回家的路。即使依靠建筑,我们也只是参照建筑告诉我们该左转还是右转,全然不理会这些建筑的空间分布。

早期人应该也是通过几何学知识定义周围世界、判断方向所及,但是,随着人脑的逐步开发,脑袋里储存的经验越来越多,推理能力越来越强。慢慢地,人类逐步丧失了这种精确的导向能力,而是通过推理和经验,通过建筑和路牌,寻找回家的路。

早期人大都以游牧生活为主,居无定所。居住地相对空旷,周围世界几乎一成不变,要不就是沙漠,要不就是雪原,根本没有路,又何来的建筑?后来,世界被划分国家、城市、地区、街道,有了公路,有了建筑也有了路牌。为了找到回家的路,人们绘制出地图;为了找到自己的位置,人们发明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现在,人们以各种工具为自己指引方向。但是,麻烦在于,与动物精确计算方向和距离的导向能力不同的是,通过周围环境的标记或各种工具来指引方向容易出错,从而完全迷失方向。

人类的导向能力与动物的相差甚远。不过,尽管我们经常迷路,但我们某些方面的寻路本领并不。我们也许走出商店后忘记回家的路,却能遨游互联网;我们或许会在丛林里迷失方向,却能登上月球。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惋惜丧失的精确导向能力,而应该珍惜我们获得的丰富的生活空间。为了生存,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在时刻锻炼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失去还是获得,我们都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繁衍生息。

(选自《科学画报》2010年第1期,有删节)

1.下列表述,不属于人类迷路原因的一项是                                  (     )

    A.人类的寻路本领远不及金黄地鼠、鹅、蟾蜍以及蜘蛛等动物。

    B.人在回想回家的路时,人脑海马区的某种神经元会剧烈放电。

    C.随着人脑的逐步开发,人类逐步丧失了精确的导向能力。

    D.人类是通过周围环境的标记或各种工具来指引方向的。

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确定方向寻找路径方面,现代人的能力天生就很差。

    B.人类只是通过路牌或建筑物来判断方向,而从不考虑几何学知识。

    C.人类精确的导向能力是随着人类经验的增加和推理能力的增强而逐步丧失的。

    D.“尽管我们经常迷路,但我们某些方面的寻路本领并不差”一句中两个“路”的含义并不相同。

3.根据文中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金黄地鼠、鹅、蟾蜍等动物的实验可以证明,动物的能力比人强,它们不会迷路。

    B.早期人通过几何学知识判断方向,说明早期人的感觉比现代人更敏锐。

    C.地图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出现,导致人类判断方向的能力退化。

    D.作者认为,人类精确导向能力的丧失,是自然选择作用之下的一种结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文。

你知道,

你爱惜,

太阳天天升起;

你不知,

你厌恶,

太阳天天升起。

请根据你对这乎诗的感悟,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内容;②体裁:记叙文或议论文;③不少于800字;④不抄袭,不套作;⑤自拟题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