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以下2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以下2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兰 竹 诗

郑板桥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1.钱起的诗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5分) 

2.上面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情趣和意境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6分)

 

1.作者既以“春残”二字概括来扣题,(1分)又用“黄鸟稀”“辛夷花尽”和“杏花飞”(2分)来具体表现花落鸟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   2.两首诗都通过对不畏春残的幽竹的描写,(1分)寄寓了诗人对其“不改清阴”的讴歌,不为俗变的高尚节操的赞美。 在写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衬手法,(1分)用众芳的调零来突出翠竹的“不改”之情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4题。

戆   子   记

【清】谢济世

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黠、一朴、一戆①。

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矣,安得歌者侑②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③,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

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④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酤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之。

主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其短,诱朴者共媒糵⑤,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

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

【注】 ①戆:迂愚而刚直,憨直。 ②侑:劝人饮酒进食。 ③司阍:守门。④眴:用目光示意。⑤媒糵:酝酿之意,比喻定计陷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辈兴矣              阑:残尽

B.主人强之              颔:点头同意

C.由是黠者日夜其短      伺:伺候

D.会主人有罪下狱,不    果:实现

2.以下各组能直接表现戆者“忠直”的一组是

①召未至,戆者已归            

 ②挥拳逐去,客哄而散

③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      

 ④多酤伤费,多饮伤生

⑤谢之,而心颇衔之             

⑥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A.②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为“戆子”作记,其实是借戆子宣泄心中的郁愤,剖示耿直忠诚之心,也是对朝廷吏治、君主视听等弊端的一种讽刺与揭露。

B.文章善用对比手法,戆子与黠者的言行对比,黠者自身前后的行为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仆人的“可用”与“不可用”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C.本文是一篇文字简练、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文。其中黠、朴二人是朝中奸佞小人和平庸俗人的化身,而戆子则是忠诚正直官吏的写照。

D.本文借戆子厉斥歌者、夺酒劝主、沽直之辩这三件事情,描写了主人由不开心、勉强接受到心中感佩的情感转变,阐明了明辨忠奸的重要意义。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尔欲沽直邪?市恩邪?(3分)

(2)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

(3)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题。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1.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是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查看答案

 [s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中国体育界曾出现过不少巨星,但让观众始终关注、热议不断的似乎只有刘翔一人: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打破了欧美选手垄断了一个世纪的世界纪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有人视他为神,将“翔”解释为“飞翔”。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虽不乏理解的声音,但也有不少人骂他是。刘翔”。直到刘翔手术后,“诈饬说”依然存在,“劝退论”也很流行。

        2009年东亚运动会上,刘翔复出夸冠,再次掀起了“粉丝”们崇拜的热潮,媒体上“王者归来”的赞誉铺天盖地。

        刘翔曾说:“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没有低谷。想通了就没什么,就等自己再变得好起来的那一天呗。在被批评的环境当中历练,人能成长很多。”

        以上材料不免触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清自选抬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s1]21.

查看答案

 [s1] 模仿下面例旬的旬式和修辞手法,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再写两组与例句意思相连的句子,以构成连贯的排比。

例句:蓝天有深邃的灵魂,才能吸引星月:

          山峰有高昂的头颅,才能俯视原野;

                                                   

                                                    

 


 [s1]20.

查看答案

 [s1] 下面这段文字画线处存在五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提起章太炎先生,我总是先想到他的怪,①不是先想到他的学问。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②“他知”的悬殊之大③。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④明朝的徐文长。提起他的画,几乎⑤无人不知,无人不爱;至于⑥他自己评论,却是字第一,诗第二,画第三。这就难怪⑦使人生疑。章太炎先生就更甚,他说自己最高的是医道。这不止⑧使人生疑,简直⑨使人发笑了。

         处,改正:                      

         处,改正:                      

         处,改正:                      

         处,改正:                       

         处,改正:                      

 


 [s1]19.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