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论什么时候,她都是亲切随意,如坐春风,娓娓道来,不摆架子而棱角自见,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 |
B.全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种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文化设施也越来越完善,相信获得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那一天已是倚马可待。 |
C.他退休后,除了做家务、上老年大学之外,还能抽空写字画画,跳跳舞,生活得真是游刃有余。 |
D.我们现在毫无计划地滥采自然资源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这样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茕茕孑立销声匿迹完壁归赵粉妆玉琢 |
B.颓垣荒冢命运多舛寥寥无几礼尚往来 |
C.垂拱而治斑驳陆离重蹈覆辙美人迟慕 |
D.琳琅满目荒涎不经飞流急湍道德热忱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启碇(dìng)孱(càn)头咀嚼(jiáo)应(yìng)运而生 |
B.攻讦(xié)脑髓(suǐ)负荷(hè)通衢(qú)大道 |
C.自诩(xǔ) 烙(lào)印蹩(bié)进残羹冷炙(zhì) |
D.诞生(dàn)缱绻(juǎn)大度(dù)冠(guān)冕堂皇 |
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等待,是一种智慧,一样胸怀,一缕情思……
等待,是一份无奈,一丝焦虑,一种渴求……
等待,是一种潜伏,一种积累,一个过程……
生活中有过无数次等待;等待中,有无数个等待的理由……
你经历过等待吗?你思考过等待吗?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用原文填空(每空1分,任选6题)
(1)吾尝终日而思矣, ;
(2)寄蜉蝣于天地, 。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4)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5)长桥卧波, 。
(6)江山如画, 。
(7)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
(8)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
退休教授安德鲁是个言语不多的人,然而谈及他1944年春的遭遇,就会激动地滔滔不绝,我们也会听的入迷。
那是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法国诺曼底地区空投了伞兵,安德鲁就是其中之一。不幸,他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着陆。那时候差不多天亮了,那些记熟了的标志,他一个也找不到,也见不到自己的伙伴。
他懂得,必须马上找地方隐蔽起来。在熹微的晨光里,他看见不远处有一个小小的、红色屋顶的人家住宅。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亲盟国的呢,还是亲德国的,但是,总得碰碰运气。他朝那住宅奔去,一边温习着出发前刚学的几句法语。
听到敲门声,一个年约三十岁的法国妇女——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眼光善良而镇定——开了门。她的丈夫和三个幼小的孩子坐在饭桌旁边,惊慌地盯着他。
“我是一个美国兵。”伞兵说,“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赶快,你得赶快!”做丈夫 的说着就把美国兵推进壁炉边的一个大碗橱里。
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冲锋队员闯了进来。他们已经看到这个伞兵的降落。这是附近惟一的房子。他们搜查也很彻底,转眼这间就把这个伞兵从碗橱里拖了出来。
无须履行手续,德国人依照惯例,把女主人的丈夫当场枪毙。女主人和孩子放声大哭起来。如何处置俘虏安德鲁,德国兵却有一场争议。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只是暂时把他推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闩了。
棚屋后面,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越过田野就是树林。安德鲁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他刚跑进要树林,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嚷声。他们有条不紊地搜索着。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伞兵没有失望。他一回头又跑进田野,穿过院子。院子里躺着那个被害者的尸体。这个美国兵再次敲响了他们家的门。
女主人很快地走出来。她脸色苍白,泪流满面,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他刚才的到来,使她失去了丈夫,孩子们失去了父亲。
“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
“当然,快!”她毫不迟疑地把他关回壁炉的碗橱里。
德国冲锋队员再也没有到这户农家搜查。
1.“言语不多”的安德鲁为什么讲到那回遭遇就“滔滔不绝”?文中对法国夫妇的简短的语言描写,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安德鲁千钧一发从哪些情况判断出“逃跑几乎是没有希望的”?(3分)
3.既然“这是附近惟一的房子”,德国冲锋队员为什么没有再次到这户农家搜查?(4分)
4.文题“第二次冒险”的含义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