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8分)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8分)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子谓子路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分)

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3分)

译:                                            

(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子的治国理想。(2分)

答:                                        

 

1)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2)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晏 子 辞 千 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晏子食     方:正      B  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

取于君     进:前进      D  以百姓        振:同“赈”,救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①分食之         ②之不以其道

    B  ①使吏千金与市租      ②乃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  ①寡人不              ②孰谓汝多

    D  ①忠臣不也            ②父母之爱子,则之计深远

3.文中加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B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C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D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4.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使者反,言之公—使者回去后,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齐景公

B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的家庭要是真的那样贫穷的话

C  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和市租)来供奉宾客

D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愚蠢的人考虑多了,必定也会有可取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必须首先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达到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而人们对国家设施、法律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上层建筑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吃、穿、住、行属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B.政治、科学、艺术、宗教属于上层建筑

C.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即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2、“过去那样”指的是(    )(3分)

  A、用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掩盖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B、物质决定意识

  C、由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

 D、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

 

查看答案

作文  (60分)

请以“像他(她)这样的人,我实在舍不得把他(她)从记忆中删除掉。”为第一段,续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750字。

 

查看答案

高一新学期伊始,班里准备办学习园地,班主任请同学们拟-N励志对联。某同学拟好了 上联,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好下联:请你帮助他拟出下联。  (3分)

  上联: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新闻,然后根据其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4分)

    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的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调查阶段将于11月10日结

  束。对于此次人口普查,很多国外媒体认为意义重大,.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流动人口的统计以及居民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加将成为普查活动的两大难题。

美联社报道称,这是首次实行对居民的当前实际居住地进行统计,而不再是依据居民的居  住证、户籍和法定登记处进行考察。这一变化将更好地摸清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中国大城市的 真实规模。法新社报道称,鉴于中国巨大的人口流动规模,人口普查将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因为一些人对于提供私人信息有些迟疑。此外,中国“流动人口"规模极为庞大,大约有2.11亿人组成了中国的“流动人口"大军。《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本次人口普查的一大里程碑式意义就是增加了对外国在华人口的统计。随着在中国的外国人日渐增多,中国开始对这一群体的人口数量开展普查,虽然调查方式只通过8个问题进行问答,但这是中国首次将外国人列入普 查范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