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10分) (1) 子日:学而不思...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10分)

(1)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六则 )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苟子《劝学》)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5) 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6) 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7) 舞榭歌台,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9) ____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10) __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略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    兴①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尤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②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这首诗作于公元823年(唐长庆三年),即诗人到杭州为官的第二年。杭州本是他幼时立志去做官的地方,如今宿愿已偿。②觉:醒

(1) 诗歌的前两联是怎样表现诗题中“早”字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白居易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划线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翻译(10分)

(1)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分)

(2)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分)

(3) 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每题3分,共9分)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与“窃怪天下之诸侯”一句中的“怪”字活用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弱天下之民                                B.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C.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D.渔人甚异之

 

2.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窃怪天下之诸侯   信陵君窃符救赵         B. 委区区之韩、魏   感君区区怀

C. 咎其当时之士     咎其欲出者           D. 得以自完于其间   安得广厦千万间

3.对原文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感慨六国的谋士只图眼前之利,缺乏大局观。

B. 作者认为燕、赵亲附于秦才使得秦军攻打韩、魏如入无人之境。

C. 作者认为韩、魏屈服于强秦是实力不济使然。       

D. 作者认为六国内耗是导致各自最终灭亡的重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每题3分,共9分)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与“数十伶人困之”一句中的“困”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天下诸侯已困矣

C.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D.牛困人饥日已高

2.与“莫能与之争”中的“之”字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A.举天下之豪杰                                    B.数十伶人困之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不拘于时,学于余

 

查看答案

、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1、自然界。2、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