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下列对这首词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狼狈”指同行人在雨中进退都感到困难,“不觉”意思是“不在乎”。

B.“吟啸”的意思是“吟咏长啸”,“徐行” 的意思是 “慢慢地走”。

C.“轻”说明在雨中行走,拄竹杖、穿芒鞋要比骑马更加省力、快捷。

D.“风雨”二字,既指野外途中所遇自然界风雨,又暗指政治上“风雨”。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小序中的“已而遂晴,故作此”,看似闲笔,却是点睛之笔,与词的结尾形成自然的呼应。

B.“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抒发词人豪迈旷达的情怀。

C.“一蓑烟雨任平生”含义丰富,引人沉思,抒发了词人不受外界风云变幻干扰,坦然自信的生活态度。

D.“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既是词人面对政治“风雨”的超然态度,也是他归隐田园的具体行动。

 

1.C 2.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会论虞常    论:谈论

B.畔主背亲    畔:同“叛”

C.天雨雪      雨: 下

D. 羝乳乃得归  乳:生子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何谓相坐      何:副词  多么

B.空以身膏草野  以:介词  凭借

C.后虽欲复见我  虽:连词  即使

D.匈奴之祸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

B.面对卫律的劝降,苏武的表现是:“不动”“不应”“大骂”。

C.北海牧羊时生活异常艰苦,但苏武的爱国意志却历久不磨。

D.苏武的爱国心不仅感动了虞常等人,也让匈奴人对他敬若神明。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②单于愈益欲降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组对话

(甲)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有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乙)

周朴园:(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鲁大海: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

周朴园: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

鲁大海:对了,一点儿也不错,所以才来拜望拜望你。

周朴园:你有什么事吧?

鲁大海:董事长当然知道我是为什么来的。

周朴园:(摇头)我不知道。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语段表现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者之间的冲突。

B.乙语段表现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冲突。

C.甲语段括号中的文字,具体、准确地提示了周朴园和鲁侍萍对话时各自的内心情感。

D.乙语段括号中的文字,在戏剧场景的转换过程中有铺垫情节、渲染气氛的作用。

2.下列对话体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请指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暴露了周朴园自私冷酷、奸诈多疑的真面目。

B.“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体现了周朴园冷酷、唯利是图的本性。

C.“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表现了鲁侍萍内心软弱、逆来顺受、听天由命。

D.“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体现了鲁大海的坚定和不畏强暴。

3.戏剧人物的语言往往有潜台词。下面对画线句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朴园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只知道矿工代表已经在复工合同上签字了。

B.周朴园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只知道矿上的工人们已经复工了。

C.周朴园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只知道你是来这儿拜望拜望我的。

D.周朴园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只知道你被蒙在鼓里,上当受骗了。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使之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今天这样的竞争时代,应该怎样理解“和”的精神呢?                       。

                                     。 竞争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通过竞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以达到“和”的境地。

①   “和”是多样性的统一。

②   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

③   动听的音乐,美味的菜肴,都是多样性的统一。

④   “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的混同。

A. ④②①③      B. ④③②①        C.①③④②     D. 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

下面句群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织围脖”是当今时尚的人群。

(B)其中的“围脖”,指的是“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织围脖”即“写微博”。 (C)与博客相比,“微博”的使用方法更简便,更迅捷。

(D)如今互联网已迅速进入“微博时代”,名人不仅热衷于“写微博”,普通人也乐于成为“微博写手”。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近年来,私家车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美轮美奂(A)的车贴语文(粘贴在车身上的告示语)。一些个性张扬、以另类为时尚的年轻车主大都舍弃了“保持车距”、“小心驾驶”之类千篇一律(B)的表述,别有用心(C)地选择了“奥特曼”、“移动障碍物,请绕行”、“距离产生美”、“女司机+磨合+头一年=女魔头”等告示语,五光十色(D)、争奇斗怪。“车贴”逐渐成为这些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新平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