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一则书店广告在用词和语法上存在不少问题,请你选择其中的四处加以修改,并把修改...

下面一则书店广告在用词和语法上存在不少问题,请你选择其中的四处加以修改,并把修改意见填在表格中。(4分)

各位莘莘学子:

为庆祝本书店乔迁②四川北路,从即日起至5月10日,③本书店将举办签名售书活动。购书满一百元,④本店将惠赠⑤一份精美礼品。本店全体员工虚席以待⑥,恭候您的光临。

启智书店

2011年4月27日

需要改正的地方(序号)

修改方法

 

 

 

 

 

 

 

 

 

①“莘莘学子”改为 “同学”或“顾客”,②“乔迁”改为“迁至”, ⑤“惠赠”改为“赠送”,⑥“虚席以待”改为“热情接待”。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保险公司和购车族”为开头,重组下面的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可以增删个别词语)。(4分)

即将推出的汽车新险种,既能解决购车族的一些久悬不下的隐忧,又能使保险公司扩大业务范畴,争取更多的客户,因而普遍被保险公司和购车族看好。

保险公司和购车族                                                          

                                                                         

 

查看答案

下面这首诗用了比喻和顶真的修辞手法,使诗句生动形象,前后贯通。请你根据诗的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句。(2分)

信念是石,敲击星星之火;

信念是火,____________;

信念是灯,____________;

信念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月清泉自在怀

贾平凹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鱼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

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的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鱼舟,访溪边浣女,都为寻找王维的《山居秋暝》的那种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

的情结。一段时间,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渔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谈笑古今。

     真正进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阴,足下的清泉以及座下的磐石,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在?又何曾因风霜雨雪而易移萎缩?它们自我踏实,不变心性,才有了千年的阅历,万年的长久,也才有了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我不止一次地造访过终南山翠华池边那棵苍松,也每年数次带外地朋友去观览皇帝陵下的汉武帝手植柏,还常常携着孩子在碑林前的唐槐边盘桓——这些木中的祖宗,旱天雷摧折过它们的骨干,三九冰冻裂过它们的树皮,甚至还挨过野樵顽童的斧斫和毛虫鸟雀的啮啄,然而它们全都无言地忍受了,它们默默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到头来,这风霜雨雪,这刀斤虫雀,统统化作了其根下自身的泥土和涵育情操的“胎盘”。这是何等的气度和胸襟?相形之下,那些不惜以自己的尊严和人格与金钱地位、功名利禄作交换,最终腰缠万贯、飞黄腾达的小人的蝇营狗苟算得了什么?且让他暂去得逞又能怎样?

坦诚、执著、自识,使王维远离了贪婪、附庸、嫉妒的装饰,从而永葆了自身人品、诗品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说不呢?的确,“空山”是一种胸襟,“新雨”是一种态度;“天气”是一种环境,“晚来”是瞬时的境遇。“竹喧”也罢,“莲动”也罢,“春芳”也罢,“王孙”也罢,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而物质的欲望则永无止境,什么都要的结果只能是什么都没能得到。惟有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这才是人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王维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放弃,也便才有了他“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也便才有了他哲悟金铂般的千古名篇!

     “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浣女是个好,鱼舟也是个好,好的质地在于劳作,在于独立,在于思想——这是物质的创造,更是精神的明月清泉。

1.作者写出了自己读王维《山居秋暝》后,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感受。

    请简要概括。(6 分)

                                                                             

2.作者写终南山的松、黄帝陵的柏和碑林前的槐,有什么作用? (4分)

                                                                              

3.结合全文,解释作者心中“明月清泉”的含义。(2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文句的上句或下句。(6分)

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

2.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3.歌曰:“桂棹兮兰桨,                   。渺渺兮予怀,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西江月》,完成下面小题。(8分)

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1.这两首词选自《      》一书,揭示出书中主要人物     (填写人名)的思想性格。(2分)

2.请你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鉴赏这两首词。(6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