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这篇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最后的抄袭 周衍辉 那是个酷热难当的日子。阵阵蝉...

阅读下这篇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最后的抄袭
周衍辉
那是个酷热难当的日子。阵阵蝉鸣似沸腾的开水,钻进耳朵里,让人心烦意乱。开学已经一周了,由于原先的语文老师调走了,新老师一直没来,教室里闹哄哄的,两个男生甚至手拿扫帚在讲台前打闹起来。
这时,教室里突然多了一个人,一个穿洁白连衣裙的女孩,长发飘飘,微笑着,抱着讲义夹站在讲台下。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睁大了眼睛。“同学们好。”她面向我们,微微一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白。从今天开始,由我来给大家上语文课,希望大家能喜欢我。”
那一瞬,我呆呆地看着新来的语文老师,脸莫名地红了,心如鹿撞。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觉得有一朵洁白的云彩,在眼前飘来飘去,上面写满了一个懵懂少年隐秘的心事,忽远又忽近,甜蜜又忧伤。
我喜欢上了语文课。不但是我,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男同学都是这样。这种喜欢是因为白老师而引起的。但这种简单已足以改变一个人。语文课上,我不再开小差,而是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捕捉她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
一次,白老师布置我们每人写一篇文章,参加全校的教师节征文比赛,体裁不限,题目自拟。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瞅着天棚,一句一句往外挤那些所谓的“诗”,写了有十几行,就再也挤不出一个字了。突然,我的目光在东墙上定住了,靠近天棚处有一张报纸,上面排列着一些分行的文字。我的心一动,跳上炕近前一看,不由得大喜过望,其中有一首诗居然就是写老师的。我忙找了张纸抄了下来。坐在桌前,迟钝的大脑细胞仿佛一下子被激活了,我以这首诗为蓝本,改头换面,一篇文采飞扬的作品诞生了。
征文交上后,我一直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评选结果。两天后,我到办公室交作业,见白老师正在看那些征文。见到我,白老师招手叫我过去,她的手上拿着的正是我的那首诗。她微笑着,说:“这是你写的吧?”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心跳加速,竟有些手足无措。“写得真好!”她顺口读出其中的几句,点着头,一副陶醉的模样。“看得出,你有写作的天赋,坚持下去,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一名作家呢!”白老师认真地说。
我站在那儿,汗颜不已。天很热,白老师的身上传来一股淡淡的清香,偷偷吸一口,沁人心脾。
白老师只教了我们一年,第二年暑假她便调走了。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她。
弹指一挥间,很多年过去了。前些日子同学聚会,令我没有想到的是,白老师也被请了回来。当我把签了名字的作品集恭恭敬敬递到她的手上时,她目光一亮,随即欣慰地笑了:“这些年经常在报上读到你的文章,真的很为你自豪啊!”一顿,她接着说:“上学时,我就发现你写作不错,记得有一次征文比赛,你得了全校第一名呢!”
我的脸红了,犹豫了一下,嗫嚅着说:“其实,那次比赛,我的那篇作品是抄袭的。”
周围的同学露出了惊奇的表情。白老师却面色平静,轻轻地笑了,看着我,说:“我早就知道那首诗不是你写的,但你做了加工,无论营造的意境,还是语言,都要比原作精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您早就知道?”我惊讶地问。
“是的,”白老师粲然一笑,“因为那首诗就是我写的。”
在整个人生中,那也是我最后一次抄袭。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小说开头部分描写了“酷热”的环境,中间部分也提到了“天很热”,试分析其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小说末尾说:“在整个人生中,那也是我最后一次抄袭。”结合全文,简要说明这句话的含意。(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老师早就知道那次征文“我”交上去的诗歌不是“我”写的,但到同学聚会时才点破,作者这样布置情节的好处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小说在心理描写方面极为精彩传神,请结合文本举出两例加以赏析。(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小说开头部分对“酷热”环境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特征,烘托了人物的心理,为下文白老师的出场作铺垫。②中间部分也提到“天很热”,更是渲染了气氛,准确地刻画出“我”当时面对白老师时的紧张心理。(每点各3分) 2.①作者在中学那次征文之后,再也没有抄袭过。(2分)②白老师在作者心中代表着美好和纯洁,她身上那种洁白明朗的光辉照亮了作者的人生,引导着他踏上了一条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3分) 3.①更好地刻画了白老师的形象。这种做法体现了她特别的教育方法,表现出她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鼓励,使白老师的形象更加丰富可感。(3分)②这样安排给小说情节增加了波澜。在小说末尾才点破,使人们知道“我”的成功原来与白老师的“保密”有密切关系,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3分) 4.①心理描写能够直接叙写人物的情感,表达人物的内心想法,使作品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完整。(2分)②本文的心理描写主要集中在“我”的身上,对“我”在面对白老师时的心理的描写最为精彩传神:初见白老师时,“我”“呆呆”的,“心如鹿撞”“甜蜜又忧伤”,这一段细腻的心理描写准确地表现了少年最初的悸动;白老师拿着诗询问时,“我”“心跳加速”,“手足无措”,而又“汗颜不已”,这几个词语恰当地刻画出“我”因抄袭而感到不安与愧疚的心理。(6分,一例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默写。(任选五句)(5分)
(1)固知                ,齐彭殇为妄作。
(2)仰观宇宙之大,                    。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4)舞幽壑之潜蛟,                  
(5)寄蜉蝣于天地,                  
(6)哀吾生之须臾,                  
(7)耳得之而为声,                  
(8)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7分)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②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③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②虞、夏:虞舜、夏朝。③傥:假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 宗:尊奉

B.盍往归焉盍:何不

C.时然后出言时:看准时机

D.我安适归矣适:适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以臣弑君,可谓仁乎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B.①孤竹君之二子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①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D.①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②齐彭殇为妄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4.翻译。(8分)
①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4分)
                                                        
②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四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

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神明:神清气爽

C.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骐骥:骏马

D.鸡豚狗彘之畜畜:蓄养

2.下列加点的字的用法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①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焉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之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其①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文字描述了发展生产的措施及效果,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的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

B.第二段文字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两方面来“劝学”,阐明学习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的道理。

C.第一段文字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具体说包括以下几层意思:发展生产、关心民生、兴办教育、招贤纳士、广开言路。

D.第二段文字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用心专一。

4.翻译(8分,每小题4分)
(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同学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婆媳之间……有时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得脸红脖子粗,互不相让,结果是同学之间友谊断了,朋友之间关系淡了,邻里之间开始冷战了,婆媳也分锅吃饭了……
是啊,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绊绊,但如果人人都能多一点坦荡,少一点狭隘;多一点冷静,少一点冲动;多一点接纳,少一点排斥…… 那么,你我的心灵就会出现一片晴朗的天空。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与套作。

 

查看答案

《雷雨》中曹禺为鲁侍萍精心设计的语言向来为人称道。比如: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请问:这句话巧妙在哪里?表现了鲁侍萍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