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参照诗的第二节,在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诗句。要求:化用唐诗宋词的句子,语意连贯且表达富有意蕴。(4分)
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墨香中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从元曲羌笛的音韵中走来
望着古道西风中摇响的风铃
总也唤不回天涯孤旅的断肠人
失伴的鸳鸯把六月哭成白雪皑皑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全国十佳孝贤”的评选中,张尚昀被推为孝贤之首。无论是怎样的时代背景,“孝子”的故事都不会过时,孝贤之举,永远有感动人的力量。 |
B.应松年教授用一生的时间探求法学世界的真谛,既以自己严谨和勤奋为中国的法制进程做出卓越的贡献,又以人格与学识春风化雨一般地教诲无数后人。 |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扎实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 |
D.布什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美国政府的思想和行为,对世界政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在州长仍旧仲裁及拒绝执行联邦政府法令大放厥词的阿拉巴马,有一天,黑人男孩和白人男孩可以无拘无束地手牵着手,情同手足。 |
B.在冬春相交的日子,气象多变,雨、雪天气基本上是平分秋色,这使得环城路拥挤不堪。 |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是殚精竭虑。 |
D.现实中有太多的压制与桎梏,有太多悲惨与不平,汤显祖只有通过意识的拓展,通过想象世界里的追求,才能在梦中实现理想的幸福,这是不是缘木求鱼?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强制/强词夺理载舟/载歌载舞给养/自给自足 |
B.沉湎/缅怀先烈旋风/天旋地转蔓延/蔓草难除 |
C.估量/量体裁衣赝品/义愤填膺叶韵/一叶知秋 |
D.赡养/瞻前顾后参差/扪参历井畜牧/六畜兴旺 |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下列各题。
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研究和谐社会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吴晶熊争艳崔清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8日在京召开,此次为期四天的会议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将作出重要决定。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会议彰显了中国执政党破解和谐社会难题的决心。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很多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如果不采取措施缓解这一差距,将会影响民众对改革开放的支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在个别地区,一些集市口角、房屋拆迁纠纷、土地征用分歧等日常生活的矛盾,都可能因处理不当而演变成对抗性的冲突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培林说,中国经济当前正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在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构成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新型的社会矛盾,有的矛盾甚至比较突出和尖锐。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说:“很多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出现一个危险期。中国政府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退兴衰。”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近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撰文指出,中国新领导层执政开始,就把建设和谐社会提到中国政治的最高议程,相继提出了各种围绕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概念,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
郑永年认为,十六大以来,很多政策尤其是社会政策是向社会的弱势群体倾斜的,从实行社会低保政策到近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种政策从其目标来看是要建设和谐社会。
李强说:“十六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种亲民政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容纳多元利益的表达,有利于建立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和谐机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郑永年说。
有分析人士预测,中国政府将根据六中全会的有关精神,着重从体制上、机制上保障社会公平,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并可能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险等几个重点领域率先推进改革,让穷人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成果。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可以相信,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
新闻背景:
中国贫富悬殊居世界前列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从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迅速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达3.22:1,如果将城乡居民收入的计算方式、税赋负担、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实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远在3倍以上。
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不到2%,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则占40%以上。
另外,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也很大,中国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GDP差距达十多倍。
(来源:国家统计局资料)
1.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撰文指出“(中国)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为什么说“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请你联系原文谈谈自己的见解。(4分)
2.谈谈作者要特意附上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5分)
3.这则新闻的正题是“研究和谐社会”,可是新闻的基本材料、篇幅和中心以及重点探讨的都是“贫富悬殊”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恰好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怎样消除“贫富悬殊”这一重点。也有人认为,重点内容与文题不统一,这是新闻写作的败笔。对此,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至今东鲁遗风在(感悟文化名城)
陈世旭
最早知道山东诸城,是因为苏东坡。他与此地似乎特别有缘。先后两年时间,他在这里创作了诗歌126首,词18首,文59篇,共计203篇,平均每3天即有一篇作品问世。这两年,是他文学创作的转型期、成熟期和辉煌期。离开密州后,他又写下了有关密州的作品27篇。累计230篇。在他的4首代表词作中,悼亡词、中秋词、出猎词均创作于诸城,是他最好也最为后人称道的词作。《水调歌头》,令世人公认:“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江城子?密州出猎》则一反此前词作柔弱的格调,一新天下耳目,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苏东坡在诸城的创作,实在是一个堪称奇特的文学景观。
当时的密州是那样贫瘠,生活与苏东坡刚刚太守任满的杭州有天渊之别:“余仕官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素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延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太守尚且如此,民生更何以堪。正值大旱之年,加以蝗灾,老百姓负担不起赋税,儿童在路边奄奄一息。“洒泪循城拾弃孩”,苏东坡在一封信里提到他曾救了三四十个即将饿死的孤儿。诗人极为痛苦:“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为救民于水火,他上书朝廷,请求减免赋税。同时祈雨抗旱,驱除蝗虫,赈灾捕盗。
这是苏东坡最沮丧的时期:“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昨日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诗人是无奈的,即便位居太守,也只能空怀一腔“西北望,射天狼”的青云之志,借诗酒以浇胸中块垒,寻求灵性自由,与自然达成和谐。
21世纪的今天,感受诗人当年的忧愤和激情,真是感慨万千。我是那么热切地想要寻觅和知道,苏东坡宿“孤馆”,眠“野店”,“凭征鞍无语”的来时路径何在?“左牵黄,右擎苍”,领千骑卷过的平冈何在?“高而安,深而明”,“乐哉游乎”的超然台何在?这当然只能是一种浪漫。
今天的诸城与800多年前的密州,不知已几许沧桑。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近20多年来,诸城先后创造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中小企业改制、为民服务联动等闻名全国的“诸城经验”。1980年到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就实现了翻两番,到1996年实现了第三个翻番,首批通过了小康市达标验收。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年外贸出口总额达数亿美元,年均增长将近20%。全市植被覆盖率80%以上,其中人工植被面积占植被面积近90%。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生于诸城的当代诗人臧克家1937年写出了这样号角般的诗句:
大时代的弓弦,
正等待年轻的臂力。
古老的诸城正是以年轻的臂力,张开了大时代的弓弦。
我们在诸城市恐龙博物馆见到了巨大的诸城恐龙骨架,这是世上已发现的个体最大的鸭嘴龙化石骨架。诸城因此被称作龙城、中国北方的“恐龙之乡”。而诸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也是一条巨龙?
倘若一切仅止于此,诸城留给我们的印象也许不会特别深刻。因为,放眼当今,诸城所在的潍坊,潍坊所在的山东,山东所在的中国,类似的经济巨龙何其之多。
而诸城是个悠久地传承着优良风习的城市。当时同在山东为官的苏东坡胞弟苏辙曾感叹:“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自古至今,诸城的名儒、名臣、书画诗文大家继之不绝。苏东坡在密州的两年,治绩有口皆碑,作品千古传颂,其人格光芒对后世的照耀则更是深远而持久。
苏东坡的《超然台记》充分表达了他旷达的人生观念:“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予弟子由……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这样一种对物质欲求的超然态度,我以为是苏东坡给诸城留下的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在诸城看到的新建的公共设施如市人民医院,蔚为大观,远胜我所在老区的省级医院,而诸城的主要行政机关,却年久而简朴,同我们在其它许多地方——其中有发达如诸城的,也有百姓温饱尚待解决的——看到的类似建筑的豪华奢侈形成鲜明对照。我在心里揣度,这样的朴素务实的政风,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苏东坡的影响了呢?果如是,则不啻是诸城民生最大之幸。
(2007-08-25《人民日报》第08版 )
1.文章开篇即写苏东坡,意图何在?请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概括。(4分)
2.文章第四段的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请简析之。(5分)
3. 文中引用臧克家的诗句,有什么作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