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精彩生动、富于个性的语言,对名著中的人物事迹进行概述,并对他们作出准确的评价。(4分)
如评述玛蒂尔德:她,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为了一次夜会令人陶醉,为了一次出类拔“萃”,经受了十年磨难,承受着巨大痛苦,丧失了美妙青春。她是一个被虚荣心所腐蚀而导致青春丧失的悲剧形象。
请从下面人物中选出—个,写一段话,全段不要超过100字。
翠翠 林黛玉 鲁侍萍 桑地亚哥 哈姆雷特
请参照诗的第二节,在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诗句。要求:化用唐诗宋词的句子,语意连贯且表达富有意蕴。(4分)
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墨香中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从元曲羌笛的音韵中走来
望着古道西风中摇响的风铃
总也唤不回天涯孤旅的断肠人
失伴的鸳鸯把六月哭成白雪皑皑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全国十佳孝贤”的评选中,张尚昀被推为孝贤之首。无论是怎样的时代背景,“孝子”的故事都不会过时,孝贤之举,永远有感动人的力量。 |
B.应松年教授用一生的时间探求法学世界的真谛,既以自己严谨和勤奋为中国的法制进程做出卓越的贡献,又以人格与学识春风化雨一般地教诲无数后人。 |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扎实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 |
D.布什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美国政府的思想和行为,对世界政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在州长仍旧仲裁及拒绝执行联邦政府法令大放厥词的阿拉巴马,有一天,黑人男孩和白人男孩可以无拘无束地手牵着手,情同手足。 |
B.在冬春相交的日子,气象多变,雨、雪天气基本上是平分秋色,这使得环城路拥挤不堪。 |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是殚精竭虑。 |
D.现实中有太多的压制与桎梏,有太多悲惨与不平,汤显祖只有通过意识的拓展,通过想象世界里的追求,才能在梦中实现理想的幸福,这是不是缘木求鱼?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强制/强词夺理载舟/载歌载舞给养/自给自足 |
B.沉湎/缅怀先烈旋风/天旋地转蔓延/蔓草难除 |
C.估量/量体裁衣赝品/义愤填膺叶韵/一叶知秋 |
D.赡养/瞻前顾后参差/扪参历井畜牧/六畜兴旺 |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下列各题。
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研究和谐社会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吴晶熊争艳崔清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8日在京召开,此次为期四天的会议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将作出重要决定。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会议彰显了中国执政党破解和谐社会难题的决心。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很多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如果不采取措施缓解这一差距,将会影响民众对改革开放的支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在个别地区,一些集市口角、房屋拆迁纠纷、土地征用分歧等日常生活的矛盾,都可能因处理不当而演变成对抗性的冲突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培林说,中国经济当前正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在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构成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新型的社会矛盾,有的矛盾甚至比较突出和尖锐。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说:“很多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出现一个危险期。中国政府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退兴衰。”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近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撰文指出,中国新领导层执政开始,就把建设和谐社会提到中国政治的最高议程,相继提出了各种围绕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概念,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
郑永年认为,十六大以来,很多政策尤其是社会政策是向社会的弱势群体倾斜的,从实行社会低保政策到近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种政策从其目标来看是要建设和谐社会。
李强说:“十六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种亲民政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容纳多元利益的表达,有利于建立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和谐机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郑永年说。
有分析人士预测,中国政府将根据六中全会的有关精神,着重从体制上、机制上保障社会公平,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并可能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险等几个重点领域率先推进改革,让穷人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成果。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可以相信,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
新闻背景:
中国贫富悬殊居世界前列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从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迅速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2005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达3.22:1,如果将城乡居民收入的计算方式、税赋负担、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实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远在3倍以上。
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不到2%,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则占40%以上。
另外,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也很大,中国东部最富省份与西部最穷省份的人均GDP差距达十多倍。
(来源:国家统计局资料)
1.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撰文指出“(中国)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为什么说“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请你联系原文谈谈自己的见解。(4分)
2.谈谈作者要特意附上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5分)
3.这则新闻的正题是“研究和谐社会”,可是新闻的基本材料、篇幅和中心以及重点探讨的都是“贫富悬殊”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恰好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怎样消除“贫富悬殊”这一重点。也有人认为,重点内容与文题不统一,这是新闻写作的败笔。对此,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