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分) 橘子 (日本)芥川龙之介 冬天的一个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分)

橘子

(日本)芥川龙之介

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厢里除我以外空无一人。昏暗的站台上,连个人影都不见,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

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随着列车员的谩骂,车厢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同时,火车缓缓地开动了。我好容易松了口气,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

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

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这个姑娘,我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在灯光下,近乎机械地浏览着这一条条索然无味的消息。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正在隧道里穿行着的火车,以及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晚报撇在一边,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阖上眼睛,打起盹儿来。

过了几分钟,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开。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

暮色苍茫中,只有两旁山脊上的枯草清晰可辨。我不明白这姑娘为什么要把车窗打开。我只能认为,她不过是一时心血来潮。因此,我依然怀着悻悻的情绪,冷眼望着姑娘用那双生着冻疮的手拼命要打开玻璃窗的情景。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那扇窗终于咯嗒一声打开了。姑娘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疾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譬的鬓发。

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鳞次栉比。大概是扳道夫在打信号吧,一面颜色暗淡的白旗孤零零地在薄暮中懒洋洋地摇曳着。

这时,我看见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他们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突然,五六只黄灿灿的惹人喜爱的桔子从空中朝孩子们头上落下去。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去城里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桔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桔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昂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地定睛望着那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

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1.第2段描写小姑娘上火车是“慌里慌张”的,这一细节表明了什么?(2分)

                                                                               

2.为什么“小姑娘”这一人物形象令人感动?(3分)

                                                                               

3.第7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概括说明。(4分)

                                                                                 

4.简析小说中人物“我”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5.小说以《橘子》为题目,有哪些深刻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5分)

                                                                                 

 

1.①小姑娘上车时间仓促,临开车前菜赶到,又受到“列车员的谩骂”,显得匆忙紧张;②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独自出远门,也有些担忧和害怕。 2.①小姑娘纯朴,虽然长相俗气、服装邋遢,还缺乏出行常识,但她没有忸怩之态和卑怯之心;②小姑娘看重亲情,牵挂弟弟,拼命打开车窗,将橘子抛给来给她送行的弟弟;③小姑娘坚强,不畏艰辛,小小年纪就能够勇敢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尽力为家庭分忧。 3.渲染寂寥的环境气氛;烘托“我”倦怠、烦躁、无聊的心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下文小男孩们的出现显得合理;暗示校姑娘和她弟弟穷困的生活。[ 4.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阴郁—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忘却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5.橘子展示了小姑娘美丽善良的心灵,凝聚着人世间纯真的亲情;橘子的黄灿灿的色彩富有寓意,与阴暗卑俗的社会现实构成对比;橘子蕴含着人生的希望,是“我”人生态度发生质变的媒介;橘子是光明、美好的象征,形象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1.略 2.略 3.略 4.略 5.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愤怒出诗人”,这是西方流传的一句名言。它从创作的心理角度谈到了诗人往往诞生于愤怒,诗作往往是人的愤怒情绪的发泄。这句话在我国古代的《诗经》中也能找到,《诗经》中的无名氏已在吟唱:“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君子作歌,维以告良”,心之忧,故歌且谣。尽管“忧”和“愤怒”在情感的强度上有区别,但如与欢愉、和平、宁静的心理相比,毕竟还是可以把它归为一类,即属于创作性的经历和情绪。这可以说是古文人“发愤著书”说的先声。

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自道感叹:圣贤的写作“皆意有所郁结”的缘故,所以是“发愤之所为作”。于是,“发愤著书”就作为一个极有影响的创作心理不断地为世人所发挥、发展。后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宣公十五年》中写道:“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老者歌其事。”怨恨是歌的原因,歌可以解除或至少可以减轻人们胸中的怨恨。在“相从而歌”的热闹场面中,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歌者心中的不平和怨恨随歌声消散了、飘逝了。

白居易曾说:“予历览古今歌诗,自《风》、《骚》之后,苏、李以还,须及鲍、谢之徒,迄于李、杜辈,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诗章流传者巨万。观其所自,多困谗冤遣逐,征戍行旅,冻馁病老,存殁别离,情发于中,文形于外,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古今,什八九焉。世所谓‘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于斯见矣。”“情发于中”,故“文形于外”,诗人又多是薄命之人,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作品流传于世。陆游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

“发愤著书”之说在《读唐人愁诗戏作》中也鲜明地体现了出来,其中有两句这样的诗:“清愁自是诗中料,向使无愁可得诗?”也就是说,无愁便无诗,因此,愁是诗的好材料,是诗的熔炉。明代的王慎中在他的《碧梧轩集序》中写道:“不得志于世,而寄于诗,以宣其怨忿而道其不平之思,盖多有其人矣”;清代的尤侗又在《叶九来乐府序》中写道:“古之人,不得志时,往往发为诗歌,以鸣其不平”。如此等等,把苦闷、忧愤的创伤体验表现于诗歌,也许这样他们已或明或暗地、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判处了欢乐情感的死刑。

而“发愤著书”之说,则又是韩愈的“不平则鸣”之说,他在《送孟东野序》中写道:“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音,其皆有弗平者乎!”这里韩愈把不平的内心体验当作诸如草木、河水、金石之鸣要以风、以敲击作为激发媒介一样,诗作也要以痛苦不平作为激发媒介。

  “发愤著书”说在中国文论史上一直广为流传,为什么苦闷不平的创伤性经历比欢愉畅达等情感更能成为文人们的创作材料呢?原因是古代文人都是从社会学的角度,从个人仕途升沉的角度来表现自己的内在情感世界。所以,今天的我们要从中国古代文论中走出,作更深入的探研,也就是苦闷与创作的关系。

  (原载于《西部文化周报》)

1.对“发愤著书”的解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创作往往就是人的愤怒情感的发泄,《诗经》就是我国古人的“发愤著书”说的先声。

B.“发愤著书”是一种创作心理,往往跟怨愤情绪有一定联系,但作品不一定都要抒发怨愤之情。

C.“发愤著书”是因为可以解除或至少可以减轻作者胸中的怨恨,读者也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出来。

D.中国古代文人大都从个人仕途升沉的角度来表现自己的内在情感世界,所以“发愤著书”能为世人所发挥、发展。

2.下面对“发愤著书”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诗章流传者巨万”,有那么多的作品流传于世,如果不是古代人“发愤著书”是不可想象的。

B.“清愁自是诗中料,向使无愁可得诗?”愁是诗的好材料,是诗的熔炉。

C.“不得志于世,而寄于诗”,就是当人有了苦闷、忧愤的创伤体验,就要借助诗歌表达出来。

D.“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这里的“有思”、“有怀”就是激发创作的媒介。

3.2010年12月31日去世的著名作家史铁生,双腿残疾后用文学创作体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结合本文观点,对此作简要评价(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我国实施月球探测工程的意义(4分)

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航天技术发展水平的象征,是提升国家地位的载体,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只有开展月球探测并取得一定成果,才具有分享开发月球权益的实力,才能维护我国合法的月球权益。月球探测工程是一项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实施这样的战略工程将推动航天工程系统集成、深空测控通信、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等航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信息技术、遥感科学、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其他高技术的发展。美国领先于世界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很大部分来自对“阿波罗”工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牵引和推动作用。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两个话题,各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思想的升华,句式与示例相同。(3分)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看          ,不是看          ,而是看          ;看         ,不是看          ,而是看         

 

查看答案

2010年9月6日《扬子晚报》报道,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公开承诺去世后向慈善机构捐出全部财产。陈光标的“裸捐”决定引发了巨大反响,公众褒贬不一。请就此发表看法,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态度鲜明。(不超过70字)(2分)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明威,小说家,英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因《老人与海》成为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桥边的老人》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B.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课文《炮兽》选自《九三年》,作者通过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出朗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塑造出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

C.高尔基,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等等,后期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作品《丹柯》歌颂以自己燃烧着的心为人们照亮前进道路的勇士。

D.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宁娜》、《忏悔录》等等。课文《娜塔莎》节选自《战争与和平》,描写的是16岁的娜塔莎遭遇爱情和激情的心理状态和外部表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