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下列有关小说知识的说法恰当的一项()
A.当使用第一人称时,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采取的是全知的视角。
B.小说的主题往往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有时它比作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深厚得多,有时却贫乏得多,甚至有时主题与作家想要表达的思想大相径庭。
C.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情节和环境组成。
D.有的小说以思想为目的,有的小说以娱乐为目的。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追求主题鲜明,以娱乐为目的小说追求主题模糊。
下列关于外国小说的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泰戈尔是一位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其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繁星集》《飞鸟集》等。
B.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詹姆斯·乔伊斯,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芙,奥地利的普鲁斯特,美国的威廉·福克纳等,其作品着重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
C.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桥边的老人》更多的是在“讲述”故事而不是“显示”故事,将一切情节的内涵全部蕴含在客观的叙述中,体现了海明威独特的叙事风格。
D.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家是列夫·托尔斯泰。娜塔莎是其《战争与和平》中最光辉的人物之一,她从一个稚气的女孩到成熟的妇人的成长过程,可谓是小说“贴着人物写”的范例。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西,他也去看了一看——他不知道马琴是什么人——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就掉头走了。
B.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屋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
C.“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D.村子里到处是牛叫,羊叫,鸡啼。每走一步都可以发现新的动物:一只鹦鹉站在冬青树上,三条红鱼在泉水中游动。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开篇就写忧国忧民者,敢称自己是“中国的托尔斯泰”;下笔爱写个现代诗的,则欣然以“东方泰戈尔”自居:这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作者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
B.米兰·昆德拉说过,如果小说有某种功能,那就是让人发现事物的模糊性。这说明小说这个文体,不是要将世界简单化,而是将看似简单平凡的事物复杂化。
C.在美国传统文学中,海明威的宗师是马克·吐温和他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直截了当和不拘陈规的叙述方式和节奏对他影响很大。
D.意识流小说打破了传统的因果关联的叙述,运用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借助人物的意识流动,如回忆、梦幻、感受、联想、情绪、心理独白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安东诺夫卡苹果》的细节描写可谓密密匝匝,仿佛一地碎银被一个大的情感场凝聚。
B.中国古代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十分佩服。
C.鲁迅先生对阿Q的描写穷形尽相,得力于写作的技巧,和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D.美国MBA火箭队取得了联赛中连胜22场的佳绩,其雄厚的实力令其他队只能望其项背。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误字的一项是()
A.骡车从桥边盘珊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幅。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
B.虽说到处都是香喷喷的苹果味,可窝棚旁边却香得尤其馥裕。逢到节日,男孩子们蜂涌前来,他们一边三三两两地走着,一边斜睨着栓在苹果树上的那条狼狗。
C.它们那些有力的桠枝紧紧地抱在一块儿,它们那些虬曲的树根牢牢地生在沼地的黏泥里。夜晚人们燃起篝火的时候,它们更紧地挤在人们的四周。
D.母女二人都穿着蓝缕的丧服。那位妇女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肃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