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子,左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鸣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

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你找俺?”罗永才递了一根烟过去,半蹲下,低着腔说:“想麻烦王师傅,给洗块碑。”匠人道:“洗块什么样的?”“要两米的,青白石的料子。什么时候能成?”“打今儿个算,要十日。”罗永才交了押金,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那纸片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红指头印子。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字递过去,匠人接了,一字一顿念了一遍,然后折叠成一个小块,装进兜里,讲:“十日后你来拉呗。”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又一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

⑥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顿了一下,又讲:“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罗永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么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得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下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再往山下去。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⑧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

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晴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再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了。

(原作者发表于《芒种》,作者许辉,有删改。)

1.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的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4分)

2.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4分)

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5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7分)

 

1.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2.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3.(示例)(1)碑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②“碑”“洗碑”暗示了罗永才的心理及其转化(“悲”到“洗悲”)过程。(2)王石匠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3)转变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4. (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说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思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之中,首尾圆合,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用一连串的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容,极富神韵。 【解析】 1.从文章第④段的“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和“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可以看出王石匠的从容淡定;从第⑥段的“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可以看出王石匠的善良;王石匠话语不多,相貌打扮很是不起眼,可见其朴实;从第⑥段的“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可见王石匠手艺高超;才五六天时间,碑已洗出个大概,可见十天交工是不成问题的,足见其讲究信誉。 2.解答本题时须仔细审题,题干中包括两部分:一是特点,二是作用。“特点”要结合文本进行概括,文章画线句的景物描写完全是客观描述,没有加入作者的感情、评价,属于白描;回答“作用”时可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来作答。这些景物描写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因此可主要从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和小说情节的角度作答。 3.一篇文章的题目与文章的内容是相关联的,或为线索,或为话题,或为主题。由此出发给小说拟标题,并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见仁见智。可从选材、结构的角度谈,可从内容、主旨的角度说,可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谈,可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谈,可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谈……答题时注意不能脱离“小说”这一体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空(8分)

(1)是故弟子不心不如师,。

(2),土不敢弯弓而报怨。

(3)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故木受绳则直,。

(5),行动处的弱柳扶风。

(6)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主人公这位“硬汉子”的形象。韩愈是唐代的倡导者。《祝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10分)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诗的第一、二句是怎样写景的?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2)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B.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C.吾从而师之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吾从而师之”中“师”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侣鱼虾而友麋鹿

C.序八州而朝同列D.天下云集响应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君子生非异也

数罟不入洿池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4.选出句式结构特点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相同的一项是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B.蚓无爪牙之利

C.未之有也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A. 而耻学于师B. 北收要害之郡

其皆出于此乎  并吞八荒之心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C. 知明而行无过矣D. 请以战喻

吾尝终日而思矣   斧斤以时入山林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分)

(3)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4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D.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新词语不断流行和产生的同时,另有一些曾流行一时的词语又逐渐受到冷遇,比如前几年还常用的“万元户”“倒爷”“大哥大”等现在就很少使用了。

B.目前城市干道交通拥堵的状况日益严重,有关部门准备采取车辆分流,限制货车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进入市区,以缓解矛盾。

C.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能否做到开源节流是西部开发成功的关键。

D.残奥会如同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不仅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人性得到升华,更让我们对残疾人事业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强烈的责任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