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许多成语和俗语意思相同,一庄一谐,一雅一俗。例如“强人所难”相当于“赶鸭子上架”...

许多成语和俗语意思相同,一庄一谐,一雅一俗。例如“强人所难”相当于“赶鸭子上架”,“臭味相投”与“一个鼻孔出气”意思差不多,“自相矛盾”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下面给出一些成语或俗语,请你写出意思差不多的另一个俗语或成语。(任选3个作答。)(3分)

 (1)直言不讳                        (2)得过且过                        

 (3)咎由自取                        (4) 关公面前耍大刀                 

 (5) 鸡蛋里挑骨头                   (6) 鸡蛋碰石头                       

 

直言不讳——打开天窗说亮话;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关公面前耍大刀 ——班门弄斧;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鸡蛋碰石头——以卵击石、自不量力。(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的春

有一种春,是无法守候的。这就是人生的春。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却只是一种苏醒。这样的苏醒,如偏僻乡村篱笆上的野玫瑰,花朵开得烂漫,意象上却单单只有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

不要以为意象上的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容易得到。更不要以为有了偏僻乡村,目的就八九不离十了。不是的。这种意象不是浅显的看图说话。能够形成这种意象的,要木篱笆,要野玫瑰,要好阳光,要一道碎石小路,从篱笆下面蜿蜒伸出,远远地,远远地深入到了起伏的山坡,要山坡上有茂密的针叶林,要林子里淡淡地散发着松香。说的是人呢,说的是人生的春呢,因此这样的比喻也就是说:人生的春,天衣无缝,浑然大气,是先天的天地精华与后天着意磨砺的融会贯通了。

    用一种更加日常的话来说,人生的春便是一种懂事。有一句成语,叫做“少不更事”,可见懂事需要经历,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这个“熬”的意思相当于中草药制作汤药的那个“熬”:煎熬。于是,可以说,人生的春是煎熬出来的。

像我这样,写作半辈子,也算受了不短的煎熬,且不谈自己的写作,单说艺术鉴赏方面,在十余年前,我就觉得自己也算是知春了。 不少艺术家和评论家都在玩可爱,装童稚气,于大庭广众之下,一个人假装很复杂地把玩具藏起来,而另一个人假装很深刻地找到了它。这样一热闹一追捧,一伙子人便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名利。于此,我会马上露出不屑甚至公开厌恶。我要求文如其人,要求格物致知,要求道德文章真而不伪,要求艺术家首先具备天赐的直接感受人类情感的强大能力,又在后天能够使用这种能力遨游历史现实与人类心灵,然后剥茧抽丝,去繁就简,将他获得的核心理念完全融化在作品的血肉之中。也就是十余年前,我的态度是坚决的激烈的,我会忍不住要与人争论,乃至一言不和便会拂袖而去。我坚信自己看得懂作品也看得出人品。我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大约是在五年前左右吧,我的坚信开始动摇。我开始强烈地怀疑自己。后来我想明白了,便知道自己最多也只能算是一部分的知春。

还是要把知春放在人的范畴检验,哪怕仅仅是鉴赏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拥有自己的鉴赏经验与艺术标准,但我们不能把自己当作正确本身,当作正派本身,当作美德乃至真理本身。

原来我要说的,还就是我自己,是我自己的渴望知春。

那一天下午我在菜地里干农活。当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倚靠在篱笆上休息,目光散漫地随着炊烟望到了灰蓝色的天空。武汉深秋与初冬的晴空是这样的好,颜色是很贵族气的灰蓝,温润又傲慢,空间却有着童话一般的神秘高远和无尽辽阔,有说不出的洗练与明亮。好东西往往就是有气魄,就是要这样地打动人心。我心一动,便有了心得:世界上最重要的还是人!我得先于一切地承认:人的观念、喜好、志趣与理想都是没有通约性的!

别的艺术家追求什么理想或者什么名利,其作品使用什么形式,在我这里,可以不喜欢,可以进行学术评品,也可以置之不理掉头走开。但是,我应该怀有善意的尊重。不是说一定要尊重我不喜欢的作品,而是尊重人,尊重人的选择的权力。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知春的了。那样一种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的境界,在现实生活里,大约就是要修养出一种善意的豁达与宽容来。这样一个道理,我却花了十年的时间才悟出来。

  原来,人生的春是这样地难得啊。

——摘自池莉《熬至滴水成珠》

1.作者认为人生的春是什么?(3分)

答:                                                                              

                                                                                   

2.作者对人生的春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表。(3分)

 

 

强烈地怀疑自己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真正知春

 
6ec8aac122bd4f6e,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3.第二段作者列举了哪些意象(画线部分),其用意是什么?(3分)

答:                                                                              

                                                                                   

4.探究问题,说说你的看法。(6分)

(1)“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你同意这个说法吗?(3分)

答:                                                                               

                                                                                   

(2)“原来,人生的春是这样的难得啊!”这个结尾删掉可以吗?(3分)

答:                                                                               

                                                                                   

 

查看答案

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②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③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④?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①或:作“惑”字用,不明,可怪。无或:莫怪。②有萌:指善端。

③援:取。④为(wèi):作“谓”字用。与(yú):疑问助词。

(1)从选段来看,“王之不智”体现在“□□□□,□□□□”,孟子认为君王要做到“智”,应该远离 “□□□”。(用原文回答)(3分)

(2)这段论述中,孟子向君王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3分)

 答:                                                                             

                                                                                 

 

查看答案

文学名著阅读(共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卡秋莎对掌班瞧瞧,但接着突然把视线移到陪审员那边,停留在聂赫留朵夫身上。她的脸色变得严肃甚至充满恼恨了。她那双恼恨的眼睛有一只斜睨着。这双异样的眼睛对聂赫留朵夫瞧了相当久。”这是在法庭上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见面的情景。玛丝洛娃认出了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心情非常复杂。(《复活》)

B.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各路诸侯共讨董卓。董卓派华雄迎战。华雄连斩两员盟军猛将。关羽毛遂自荐,愿取华雄性命。袁术、曹操对此反应不一,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二人的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

C.刑台上的卡西莫多发现克洛德骑着骡子经过广场,于是他狂怒的面孔变成了温和的笑容,他向克洛德要水喝。但是这个当年收养他的义父却慌忙逃避卡西莫多的眼光,不想解救他,便急忙走了。(《巴黎圣母院》)

D.关公被围困土山,和前来劝降的张辽约定三事:一者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曹操爽快答应了前两个条件,第三个却觉难从,后经张辽劝说才同意。(《三国演义》)

E.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史湘云劝宝玉:“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宝玉听了十分逆耳,忙说:“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红楼梦》)

(20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红楼梦》中,凤姐趁贾琏不在家将尤二姐接入府中后是如何借剑杀人害死尤二姐的?

2.“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本来抱着希望,以为他会来一趟……然而从那天夜晚起,一切都变了,未来的婴儿也变成纯粹是累赘了。”请简述这个夜晚发生的事。(《复活》)

选做第(    )题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贾诩有良、平之奇。

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败,众恐惧,校尉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众以为然。傕乃西攻长安。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固辞不受。乃更拜诩尚书,典选举,多所匡济,傕等亲而惮之。是时将军段煨屯华阴,与诩同郡,遂去傕托煨。诩素知名,为煨军所望。煨内恐其见夺,而外奉诩礼甚备,诩愈不自安。

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诩曰:“不如从曹公。”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注]①良、平:指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张良和陈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间行归乡里               间:抄小路

B.典选举                   典:主管

C.诩阴结绣                 阴:阴谋

D.太祖比征之               比:接连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贾诩有“良、平之奇”的一组是(3分)(   )

①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   ②诩素知名,为煨军所望

③促更追之,更战必胜                 ④兵势有变,亟往必利

⑤大战,果以胜还                     ⑥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段煨在表面上对贾诩很恭敬,但内心害怕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贾诩看出后,感到不安,后来离开了段煨。

B.曹操征讨张绣,不料兵败,只得撤军。张绣欲追击,贾诩认为穷寇莫追。但张绣不听,结果大败而归。

C.贾诩一生数易其主,先后投靠过董卓、李傕、段煨、张绣等,后说服张绣一起归附曹操,辅佐曹氏政权直至去世。

D.本文以“贾诩有良、平之奇”为主线,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手法,表现了贾诩的远见卓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若不济,走未后也。(3分)

译:                                                                     

(2)傕等欲以功侯之,固辞不受。(3分)

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楚江怀古(其一)①[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②。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③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④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①晚唐诗人马戴因直言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写下《楚江怀古三首》。②楚丘:楚地的山丘。③广泽:广阔的大水面。④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

(1)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结合全诗,分析本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和作者抒发怎样的情感。(3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