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70分)
以“坚守道德底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作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将改为;(2)将改为;
(3)将改为;(4)将改为。
根据具体情景,按照要求拟出让人们关闭手机的告示。(3分)
发言者台上讲,手机下面响。很好的会场气氛,被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破坏了。(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方法委婉地表达)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人·价
凌鼎年
陶少闲在小城算个人物。他是以画莲花出名的,其画室自题为“爱莲居”。
他古稀年纪,极少出门。每每兴之所至,挥毫画莲。画罢,笔一掷,捋着胡子品上半天,似乎此画不是他画的。若有谈得来的在身边,就会谈兴大发。常常大讲什么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宵的驴……言下之意,若画莲,则非他莫提,当今独步。还自称他画的莲花,画尽周敦颐老先生笔下的意境。
然而,他从未参加过什么级别的美协,也未参加过什么画展,更不要说发表、获奖。
他画得不少,留存的极少。往往过一段时间,他就把积下来的画稿翻出来一一过目,细细比较,仿佛在检查赝品,评判优劣。其结果,总有好几幅被他判处死刑,一炬焚之。
陶少闲老妻每每见他烧画,总要嘀咕几句,“好端端的画,一把火,罪过罪过。”他孙子更是不满。“要烧掉不如卖掉。放着钱不赚,真是死脑筋。”
陶少闲鼻子里泄出一声“哼”,甚是轻蔑的样子。
去年,省城有家《文化艺术报》的记者无意间在小城见到了一幅陶少闲的《墨莲图》,他见后赞不绝口,称之为“大家手笔,至臻境界”。记者特寻访而去。
陶少闲则画罢一幅《残荷听雨图》,伫立图前,沉醉其中。记者见此图,眼都为之直了,连连说。:“神品神品!”
两人遂品茗长谈,不觉暮色已至。陶少闲难得遇到如此知音,当场在画上落款盖章,郑重相赠,并请雅正。
记者凭着他的眼力,已感到了陶少闲画的潜在价值。环视四壁,他发现屋墙上还有一幅《小荷出水图》,更是寥寥几笔,墨韵天趣,极是惹人欢喜。可陶少闲已慨然相赠,怎好意思再开口讨之。
踌躇再三,记者提出说想买下那幅《小荷出水图》。
陶少闲闻此,笑吟吟说:“只怕你囊中没这么多钱。”
记者一愣,犹豫半晌后说:“我出二百。”
陶少闲摆摆手说:“若论个卖字,非千儿八百断断乎不能出手。”
记者有些尴尬,匆匆告辞。
记者心里放不下那幅画,再次造访陶少闲寒舍。
陶少闲外出未归,只他孙子在家。他一听记者来意,立时来了劲,最后以五百元钱拍板成交。
陶少闲回来后,得知孙子自作主张卖了他的画,气得脸色刷白,腮颊之肉抖个不停。大骂孙子毁了他一生清贫之名,作践了他的人品,降低了他的画价身价。
老妻忙来劝慰,说总比白送人强吧。
陶少闲闻老妻如是说,喟然长叹曰:“我若想靠画赚钱,早可腰缠万贯,不过那岂不成了画匠。我的画,寻常百姓凡人能买得起?五百,而今区区五百就定了我的价。我陶少闲还有何颜面画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从此,陶少闲闭门谢客,几乎不再与外界有什么联系,有人说他封笔不画了;有人说他日日作画,日日焚画。
孰真孰假,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记者走后,小城再也没听说谁求到过陶少闲的画。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陶少闲是一位清高、与众不同的画家,他作画不求名不求利,每画完一幅画过几天就亲手把它烧掉,人家求画也少有应允。
B、写陶少闲“从未参加过什么级别的美协,也未参加过什么画展,更不要说发表、获奖”,意在表现现实生活对陶少闲的挤压。
C、作品主人公“陶少闲”是一个有着高境界追求的画家,从画室和画的名称都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美。
D、这篇微型小说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充满着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了很好的统一。
E、作品通过第三人称,叙述了陶少闲的一段生活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文化冲突中的人物形象,表现了生活真实。
2.文中写陶少闲老妻和孙子,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3.有人说,陶少闲孤芳自赏;有人说,陶少闲固守自己的人生追求。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注]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梁惠王下》)
注世臣:即“累世勋旧之臣,与国同休戚者也”(朱熹)。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拥有长期为国效力立功的大臣,才能称得上是“故国”,所以国君选拔任用人才很重要。
B.齐宣王认为,齐国没有“亲臣”是因为他昔日没能分辨出“不才”之人,所以向孟子询问“识其不才”的方法。
C.孟子告诉齐宣王,在人才的任用上,应该以贤能与否为标准,即使超越“尊尊亲亲”的伦常,也不必有所顾忌。
D.孟子认为,国君只有运用恰当的方法,正确地选拔贤才和罢黜“不才”之人,才能称得上是人民的父母。
(2)“故曰国人杀之也。”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请简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