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的风筝 李木生 这是一座生长在大运河岸边的古老的小...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的风筝

李木生

    这是一座生长在大运河岸边的古老的小城。在这个小城的五月初的一天,有星星点点的风筝在飞。

    挣脱了沉重的城市,它们在有云无云的天空里轻巧地飞。

    它们是城市的叛徒,叛变了防盗门、水泥的牢笼、肮脏的尘埃、长疥的喧嚣,还有那如热锅上蚂蚁般急驰的车辆。风筝们舒展着心性儿在城市的上空舞蹈,真恣儿。

    有时叛变就是解放。

    风筝的下面,总有着或大或小的空地。这空地,往往就是城市的肺了,起伏着一个城市的呼吸。但是再大的空地,怎能与天空相比?于是风筝就飞离城市,去寻找真正能够自由呼吸的空间。这时,风,就是风筝的呼吸了,而它在辽阔天空里的千姿百态,也就成了它的千言万语。自由地呼吸,又能够畅所欲言,解放了的风筝也就寄托着人类一个深长的向往。

如果不能随意地舒卷,云还会这样地迷恋于天空吗?比云还需要自由舒卷的心灵如果让水泥与铁栅封住,那该是怎样的一种人间悲剧?

    只有放风筝的人才知道,看似轻巧的风筝,其实沉得很。因为那颗系着风筝的心,也许正盛满着艰辛与痛苦。

    云彩、浪花是不能用模具生产的,鸟鸣与花香,也无法在口令下统一成一种模式。真正美好的城市,应当是所有的心灵与头颅,都能如云一样自由的舒卷、如天籁一样自由的发声。真正美好的城市,还应当能够培育并珍爱着崇高的心灵与伟大的头颅。这心灵与头颅,不仅会成为这座城市永远的骄傲,还会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的旗帜,犹如孔子之于曲阜、鲁迅之于上海。

    但是我们早已习惯于将心灵与头颅整齐画一了,那个给曲阜带来荣耀的孔子,就是从曲阜开始流浪的,那个给上海乃至整个民族都带来非凡成就与遗产的鲁迅,则是带着通缉令去世的。专制统治者们甚至不惜用“焚书坑儒”,不惜用“三纲五常”,也要将亿万整合为一。于是,有了一茬又一茬的沉默无声中的稳定。心灵与头颅沉默得久长了,也就渐渐失去了发声与思索的功能,甚至会让活泼柔软的心灵和独立深邃的头颅哑了僵了锈了。一代哑了僵了锈了,再一代又哑了僵了锈了,并将这哑僵锈塑作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与传统。沉默无声的代价,只能是对于一个民族的遗患无穷的灾难。圆明园那些石头的尸骸,不是至今还在耻辱与惊恐中呻吟吗?

    听说在这些石头的尸骸丛中有风筝飞起了。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城市,哪座没有从水泥与铁栅、尘土与喧嚣之中飞起的风筝呢?每一个风筝的下面,都有复活了的心灵与头颅吧?

产生自由的心灵与独立的头颅,需要肥沃的土壤,而肥沃的土壤需要先驱与民众不间断地辛勤的耕耘、播种、施肥、锄草,如“五四”对于北京,如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与学子们对于昆明。不能等待,更不能期待坐享。 风吹着,风筝飞着。

    天蓝得如水。偶尔有云彩长出,那可是风吹起的波澜?在这深、阔皆没有涯际的宝石般蔚蓝的水中,风筝如一叶舟,如一尾鱼。让身心也化入这无涯无际的蔚蓝中吧,你会清晰地感到,曾是那样脆弱的生命突然间接通了永恒,那舟那鱼就如佛一样在你的心中了。还有着不太圆满的月亮,这样早就出现在蔚蓝里,在湿淋淋的夕辉之上,淡淡的,白白的,静静的。风筝仿佛就与月牵着手,姊妹似的,还有或大或小的鸟,时不时绕着融入在碧空里的绳嬉戏。

当晚,这座古老的小城做了一个梦。一只只风筝变成了一架架犁铧,正在犁开城市的土地……

1.阅读全文,指出文中的“风筝”所蕴含的意义。结尾一段又有什么含义和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筝“挣脱了沉重的城市”,“它们是城市的叛徒”。——这里所说的“城市”有着怎样的特点?请概括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颗系着风筝的心,也许正盛满着艰辛与痛苦。”——为什么“盛满着艰辛与痛苦”?请分条陈述。(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你平时积累的相关名言,谈谈你对文章中所说的“自由的心灵与独立的头颅”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风筝”象征着自由的追随者、开拓者。(代表着生活于“沉重的城市”中的人们对美好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2分)结尾含义:象征着先驱对自由的开拓者(或实践者、耕耘者均可)在。(2分)作用:用“古老的小城”呼应开头,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2分)(共6分) 2.沉重、封闭、肮脏、喧嚣、拥挤、专制等(4分,答出三点即可)。 3.①专制统治者们长期禁锢人们的思想;②人们已经习惯了精神(思想)的单一,难以产生自由的心灵;③造成了民族遗患无穷的灾难④改变这种现象,需要先驱与民众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8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4分)开放性试题,答案略。引用名言2分,理解2分) 【解析】 1.略 2.略 3.略 4.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8分)

(1)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_________,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碧云天,________,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曹禺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7)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和大师的作家是_________(国别)作家__________,代表作《变形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

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中赋诗,酌酒徘徊。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图无子,以甥为嗣,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

注:①台劾:受有关部门揭发、举报。②耄:指年老。③圹:墓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俄而凝坐法贬商州                     坐:因犯……罪

B.悉图唐兴节士文人   图:画

C.客或难之,图曰:……       难:反驳

D.属于观察使卢渥曰   属:通“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卢携以故宰相居洛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B.寻迁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C.客或难之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D.图与闾里耆老相乐                 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天下大乱,自己生命面临威胁的重要关头,司空图坚持气节,决不向反叛者屈膝,历尽艰险,突破了重围。

B.在战乱的岁月里,司空图选择了隐居的道路,并有自己的一套隐居理论,说话做事在常人看来往往比较怪异,避免了灾祸临头。

C.由于司空图品节高尚,忠于朝廷,因而受到众多官员的器重和称赞,受到多方提携,最后做到了礼部尚书的高职。

D.司空图对财物看得很轻,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他也愿意和父老乡亲共同享受,在乱世中营造了一方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农架会有“野人”吗?

方舟子

中国许多地方自古以来就有“野人”的传说,时不时地也有某人无意中目击“野人”的记载。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存在“野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许多人以为只要有一公一母就能保证传宗接代,而实际上一个高等动物物种是不可能只靠一对雌雄,或者几头甚至几十头而繁衍下去的。当一个群体太小时,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很难一直保持合适的雌雄比例。在自然状态下,下一代是雌是雄的概率相等,因此一个大群体可以维持雌雄比例大致相等。但是在一个小群体中,这个平衡很容易因为概率事件而被破坏。

小群体另一个难以避免的危险是近亲繁殖。近亲繁殖生下的后代,身体状况、生存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长期如此必然导致遗传品质的下降,遗传多样性的消失,从而走向整个群体的灭绝。一个群体要避免近亲繁殖,能够长期健康地繁衍下去,至少需要几百头个体。但是一个地方如果真存在数百个“野人”,就不会那么难以发现。不管是群居还是独居,其活动范围都很大,更容易暴露行踪。

如果“野人”真的存在,它们不是从天而降的,必然有自己的进化历史,在进化过程中就会留下化石,尤其是作为一种大型陆生动物,相对来说更容易留下化石。越晚近的化石越容易被发现。人们发现了许多种类人猿、猿人、古人类化石,但是到现在从没有发现过有一种能与“野人”联系起来的。有人认为“野人”是巨猿的后代,这是生活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年前的一种猿,在中国多个地方都发现过其化石,光是牙齿化石就有上千颗。事实上巨猿和“野人”很不一样。巨猿要比“野人”高大得多,身高达到3米,而据目击者的描述“野人”身高并不超过2米。巨猿并不是直立行走的,和今天的类人猿一样主要靠四足行走,这也与目击者对“野人”的描述不符。巨猿大约在30万年前已经灭绝。如果“野人”是从巨猿进化来的,30万年的进化历程中留下的化石证据又在哪里呢?

“野人”死后不会凭空消失,总要留下残骸的。就算“野人”行动敏捷、行踪不定,难以被抓到,尸体是不会跑的,为何从未被发现过,连一颗牙齿都没留下?“野人”发现者拿得出手的只是一些号称从“野人”身上掉下来的毛发。如果毛根上残存细胞,从中提取DNA,倒是可以根据基因序列来确定其所属物种。但是现存的“野人”毛发却都没有毛根。有关“野人”的证据还有一些脚印,这更不足为凭。

世界各地都有类似“野人”的传说,例如北美洲有“大脚怪”,南美洲有“大猴”,澳洲有“幽微”,都号称是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的未知猿类。其实美洲、澳洲并没有猿类进化的化石记录,特别是澳洲,本来连高等哺乳动物都没有。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野人”的传说是多么的不靠谱。但是这样的传说能够吸引读者,招徕游客,还可以借机“科考”,总会有人宣扬,是不会完全平息下去的。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年12月8日期,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野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外许多地方都有“野人”的传说,“野人”活动的范围很大。

B.有人认为“野人”是巨猿的后代,但目击者描述的“野人”比巨猿矮且直立行走。

C.在已知的考古发掘中,没有发现一种与“野人”联系起来的化石。

D.目前,“野人”发现者只是号称发现了“野人”的“毛发”和“脚印”。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亲繁殖的结果往往是身体状况和生存能力差,从而导致群体的灭绝。

B.类人猿、猿人、古人类的进化历史,都可以通过他们的化石得到印证。

C.相对来说,越是大型的动物的化石,越是晚近的动物的化石,越容易被发现。

D.从毛根上残存的细胞中提取DNA,就可以确定毛发所属的物种。

3.“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存在‘野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一个高等动物物种是不可能只靠一公一母来繁衍下去的。

B.高等动物物种的繁衍必须保持遗传多样性和合适的雌雄比例。

C.在自然状态下,一个大群体是雌雄比例基本一致的前提条件。

D.由于遗传品质的下降,一个小群体的下一代雌雄概率往往难以平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还必须在建设民族文化和引领世界文化上有所建树,靠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感染力和竞争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天下心悦诚服”。

B.韩国官方智库“外交安保研究院”周五发布报告称,朝鲜不仅明年将进行第三次核试验,而且短期内韩朝领导人举行峰会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C.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的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造成“高原病”的诱发因素。

D.当我阅读雅斯贝尔斯的著作时,我便坚定地相信,伴随着二战期间原子弹的发明和投放,人类步入了一个被自我毁灭日渐真实的阴影所笼罩的新时代,一个人类再也无力为其自酿恶果买单的新时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