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下面六句话按一定顺序填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使之连贯完整(3分)
故乡的月是含蓄不尽的。 ▲ 。故乡恢复了它的宁静,而我就是在这种宁静下酿浓了乡情。
①对面是河水的亲昵爱抚,而凉风更吹散了乡亲们一天的辛劳。
②一个茶壶一把蒲扇一张小凳,月色把乡亲们的脸映得清晰。
③每到夏夜明月初升的时候,故乡的人三五成群地来到河码头那片广阔的大堤上。
④直到明月高升,那种神采飞扬的笑谈才渐渐隐去。
⑤老人开始讲述前辈留下来的故事,笑声不断,争论不断。
阅读下面文字(15分)
记先夫人不残鸟雀
苏轼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鷇①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日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②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忧,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
苛政猛于虎,信哉!
【注】鷇①:kòu ,待母哺食的幼鸟。 忮②:zhì ,害,嫉妒。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鸟巢去人太远 去:距离 B.武阳君,恶杀生 恶:讨厌
C.而能驯扰 驯扰:顺从 D.可俯而窥也 窥:偷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皆巢于低枝 多于南亩之农夫
B.而能驯扰 吾尝跂而望矣
C.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 至则更相枕以卧
D.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3分)( ▲ )
A.众鸟巢其上 B.信于异类也
C.苛政猛于虎 D.甚于蛇鼠之类也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 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
翻译: ▲
(2)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为甚于蛇鼠之类也。
翻译: ▲
阅读下面这首诗(6分)
甬上竹枝词 戈鲲化(清)
灵桥门近甬江隈,早把严城锁钥开。
为贩鱼鲜趋晓市,小民辛苦五更来。
1.这首诗写的是 ▲ (地点) ▲ (事情)。(2分)
2.请简要分析第三句中“趋”字的作用。(4分)
▲
阅读下面文字(15分)
①关于读书的目的,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②依黄山谷氏的说法,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
③一个人的谈吐有没有“味”,完全要看他的读书方法。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风味,他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
④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
⑤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到五十岁看过更多的人世变故的时候再去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一切好书重读起来都可以获得益处和新乐趣。我在大学的时代被学校强迫去读《西行记》和《亨利埃士蒙》,可是我在十余岁时候虽能欣赏《西行记》的好处,《亨利埃士蒙》的真滋味却完全体会不到,后来渐渐回想起来,才疑心该书中的风味一定比我当时所能欣赏的还要丰富得多。由是可知读书有二方面,一是作者,一是读者。对于所得的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份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宋儒程伊川先生谈到孔子的《论语》时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⑥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关于这种发现作家的事情,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著名的例证。有许多学者似乎生活于不同的时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们思想的方法和他们的情感却那么相似,使人在一本书里读到他们的文字时,好象看见自己的肖像一样。以中国人的语法说来,我们说这些相似的心灵是同一灵魂的化身,例如有人说苏东坡是庄子或陶渊明转世的①,袁中郎是苏东坡转世。
摘自:林语堂《读书的艺术》,有删改。
1.作者把“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称之为“艺术”意在强调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
2.怎样理解第⑤段里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
3.下面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开篇以黄山谷所说的话为引子,提出了一个关于读书艺术的话题。
B.第⑤段引用宋儒程伊川谈《论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论语》对不同的人有不同作用。
C.第⑥段“以中国的语法说来”,其中“语法”在文中有特定的意思,是指语言习惯。
D.本文语言平实,如同朋友闲谈一般,但旁征博引,见解深刻独到,思路明晰。
4.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的关键是“风味或嗜好”,对此你是怎么认识的?简要谈谈你的理解。(5分)
▲
阅读下面语段(共14分)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 , ,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 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偁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和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选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1.在选文第1段空格里填入一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A.凄清 凄楚 凄迷 B.凄清 凄迷 凄楚
C.凄迷 凄清 凄楚 D.凄迷 凄楚 凄清
2.第2段画线句“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含义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
A.雨打在屋瓦上,就像乐器在演奏,韵律清脆可听,这种美妙的音乐,只有在中国古代才能欣赏得到。
B.早在北宋时期,文学家王禹偁就写下《黄冈竹楼记》,描写在竹楼听雨的独特感受,作为传统保留至今。
C.雨声之美只有在中国的瓦屋里才能领略,在台湾日式的古屋里也可以听雨,但那古屋是模仿中国的。
D.现代社会,瓦屋迅速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平顶的高楼,在高楼里无法听雨,听雨的诗意也随着消失。
3.第2段联想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对其作用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引用具体材料来证明“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之观点。
B.这是一笔相当自然的过渡,作者借助王禹偁的听雨,转入描写在瓦屋听雨。
C.在竹楼听雨,雨声怕会加倍夸大,令人耳朵过敏,这样写反衬出在瓦屋听雨。
D.作者活用典故,涉笔成趣,丰富了作品的古典文化内涵,增添了诗的韵味。
4.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3段划线句,不超过50字(5分)
▲
名句填空(10分)
(1) ▲ ,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今之众人, ▲ ,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 ▲ 。(苏轼《赤壁赋》)
(4) ▲ ,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5)悲夫!有如此之势, ▲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