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看 望
[德国]海·格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培德·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
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
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培德,儿子!”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
“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
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的双人房间。“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
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
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
“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
“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
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这是我妈妈,”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他感到脑袋在痛。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
母子俩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车站,“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他没有把握地建议,“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
“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
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妈妈!”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
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
“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
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小说的第三段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 |
B.培德的本性还是善良的,对母亲也是依恋的。在车站对母亲的“建议”及“喉咙哽咽”都是证明。 |
C.母亲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无私的女人,她兴高采烈、满怀喜悦地来,却心灰意冷、满怀愤怒地走。 |
D.齐姆森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而齐姆森又有一种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所以培德最不愿意让齐姆森见到母亲。 |
E.“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说明培德看到齐姆森没有介意母亲的“乡土味”而逐渐平静,为保持住友谊而欣慰。培德对母亲没有愧疚感。
2.请结合上下文,说明文中两个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表现
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4分)
(1)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
(2)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3.请结合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
(2分)
4.分析齐姆森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2) ,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4)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6) ,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阅读下面古诗
摸 鱼 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①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②,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③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释】①湖北漕:荆湖北路掌管钱粮的转运副使。②长门事:长门,汉宫名,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以后的居所。陈皇后幽居长门,以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为她写《长门赋》,以悟主上。③玉环飞燕:杨玉环,唐玄宗的爱妃,后被赐死;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后自杀。
1. 本词词风含蓄委婉,借景抒情是一方面,请简要分析。(3分)
2.本词词风含蓄委婉,用典是另一方面,请简要分析。(3分)
文言文阅读(12分)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共同,一齐。 |
B.徒慕君之高义也高义:高尚的品德。 |
C.其势不俱生俱生:共同生存。 |
D.臣等不肖不肖:不能理解。 |
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2分)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游视听之娱。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③④∕②⑤ |
B.①③⑤∕②④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④∕③⑤ |
3.关于舍人们与蔺相如的谈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舍人们认为蔺相如胆小怯懦,蔺相如举廷叱秦王的事,证明自己并不缺乏勇气。 |
B.舍人们觉得蔺相如的避让有辱身份,蔺相如的回答表现了以国事为重的高风亮节。 |
C.舍人们的劝谏是心胸狭隘的表现,蔺相如的话表现出他先处理国事再计较私仇的胸怀。 |
D.舍人们以辞去为由劝谏蔺相如,蔺相如用有理有据的一席话来消除舍人们的误解。 |
4.翻译下列语句。(6分)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分)
(2)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小小说:当代文学的一道风景
张春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从短篇小说里分支出来的小小说,在这30年中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逐渐崛起,无论是读者群、作家群、作品的数量与质量,还是其固有的文学精神等方面,都堪称为当代文学的一道亮丽景观。
面对小小说的繁荣态势,小小说理论批评也取得一定收获,在艺术特征、作家研究等方面发表了近千篇论文,出版了50多本理论批评专著。一大批作家和理论家的广泛参与,更使小小说的理论得以深化:一是小小说创作理论从单纯研究创作技法上升到研究创作规律,理论研究视野获得扩大;二是一批作家既创作小小说又研究小小说,使小小说的精品意识获得广泛认同;三是小小说理论批评对象从国内扩大到了国外,地域性研究领域获得突破。
当然理论研究中也难免存在有不足之处:一是多借用短篇小说和古典诗歌的思维方式及理论范畴来研究小小说,未能形成一套自身的理论话语;二是多从写作学的角度来提示和归纳小小说的艺术规律与创作技巧;三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甚至是就理论论理论,显得玄而又玄;四是与纯理论研究相比,小小说的批评环节较为薄弱,还有待发展的无限空间。
当然,我们在谈这30年的小小说的同时,不能不谈小小说繁荣发展的文化背景,那就是日益兴起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商业性、通俗性、娱乐性和深刻渗透性,其影响之下的小小说也呈现众多特征:名称多姿、题材广泛、读者与日俱增、发表园地多样、创作呈现市场化、发行策划产业化、小说内容趣味化、抒写日常化、文本语言富有特色、艺术手法特别丰富、 “结尾的艺术”个性化等等。可喜的是,当代小小说与小说的伟大精神是一脉相传的,所表现出来的关注民生、树立品格和张扬崇高的精神追求,正成为小小说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命。王蒙说过,小小说以建设性的姿态回应了市场对文学提出的挑战——为和谐社会里文学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一种参考。
如果对中国当代小小说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以下几个将是重点和难点:一是对改革开放后30年小小说的总体把握,以及作家、作品、思潮等的研究;二是探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整体生存状态,以及从小小说的独特审美对大众文化负面效应的反拨作用来探讨文学精神如何张扬;三是大众文化背景下小小说的发展与繁荣,以及受其影响所呈现的特点;四是从小小说的独立发展姿态如何给其他文学种类以借鉴的角度,探讨时代文学繁荣的某些规律。当然,最大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在国内外没有小小说史研究先例的前提下,既要对当代发展脉络进行比较细致的研究,又要不流于表面和程序,做到出新、出奇并具有史料意义,这颇有难度和挑战性。
深入研究中国小小说史的意义在于,一是填补国内小小说史研究的空白,特别是为20世纪小小说史的构建与研究提供参考,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完整性研究提供借鉴;二是有利于发挥文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小小说发展;三是将此时期小小说置于大众文化背景之下,改变纯粹从艺术角度进行小小说研究的思路,为小小说研究的繁荣,甚至为文化产业的繁荣提供参考;四是对包括大陆、港澳台,以及少数民族作家、女性作家等在内的小小说作家、作品进行研究,对国内单人单篇研究是一种补充,具有系统性。
( 选自《 人民日报 》 有删节)
1.下列选项中,对当代小小说理论研究状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当代小小说的理论研究视野逐步扩大,使小小说的精品意识获得广泛认同。 |
B.小小说的艺术规律与创作技巧多从写作学的角度来探讨。 |
C.既创作又研究小小说的作家的增多,使小小说理论批评对象进一步扩大。 |
D.小小说的批评环节薄弱,就理论论理论,所以未能形成小小说自己的一套理论话语。 |
2.不属于“今后中国当代小小说研究重点和难点”的一项是( )(2分)
A.总体把握并从作家、作品、思潮等方面对改革开放后30年小小说进行研究。 |
B.从小小说的独特审美对大众文化的反拨作用来探讨文学精神的张扬。 |
C.小小说受大众文化影响所呈现的特点。 |
D.对当代小小说发展脉络进行细致、深刻的研究,使研究成果出新、出奇并具有史料意义。 |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小小说的读者群、作家群、作品数量与质量、其固有的文学精神等方面,在当代文学中都是最突出的。 |
B.小小说理论批评取得一定收获,表现在其理论研究成果远远大于理论研究的不足。 |
C.具有消费特性的大众文化为改革开放30年来小小说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文化发展背景。 |
D.对小小说研究的程度,决定着和谐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小小说的发展。 |
2010年10月1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园撞上两名女生,造成一死一伤,肇事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学校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学校保安拦住后,肇事者态度十分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肇事者父亲为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
时隔数日,2010年10月20日晚11时,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将骑电动自行车的女服务员张妙撞倒。药家鑫下车后,发现张妙在记车号,掏出尖刀连刺数刀,张妙当场死亡。
2011年6月14日,在经历了被女友抛弃、创业失败、司法考试落榜等一系列打击后,已是而立之年的北大学子连勇仅仅因为一次被一个孩子(小斌)撞了一下而情绪失控,将孩子残忍杀害,后又以绑票名义向小斌家人索要15万元。
对生命极度漠视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媒体对类似报道产生疲倦,受众因类似事件发生频率太高而麻木,整个社会似乎得了一种“漠视生命的恶性传染病”。在文化上,我们民族一直宣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的传统,为何现在竟然如此冷漠?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8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