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马跑得很快。②卢龙塞:古地名。

1.诗歌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并分析其作用。(6分)

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

 

1.边关深秋肃杀荒凉的景象(2分)。作用: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2分)为边将的出场勾勒背景(答“为边将出场作铺垫”也可)。(2分) 2.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边将形象(2分)。表达了对受战争之苦的边塞将士的同情(1分),和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厌恶)(1分),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1分)。 【解析】此诗着重在描写人物,通过刻画一位戍边老将的形象,表现了经久不息的残酷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首联“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点染了边塞紧张的战场气氛,据《汉书·西域传》王先谦补注谓白草“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白草为北风所凋,其风之大,其气之寒,可以想见。另外《诗经·邶风·北风》有“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朱熹在《诗集传》中认为北风是象征国家的危乱,所以此处也指边境形势十分险恶,下句紧接着写外族军队正在加紧寇边,步步向要塞逼近,军情非常紧急。骎骎,马走得很快的样子。这两句,把边塞的环境,沙场的气氛形象生动,显得笔势凌健。虽然边将这个形象还没有出场,却做足了烘衬和铺垫之功。 中间四句,着力刻画边将的形象,表现其久戍不归的痛苦心理:“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在秋天的夜晚,清冷的月光照着城楼上的戍边老将,他凝望着秋空中的明月,不禁想到万里之外的家人,心中涌起一阵凄楚之情。渐渐地,他的铁衣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霜花,他相依为伴的战马不时发出嘶鸣,似乎也在感叹戍边的岁久年深。秋月本为寻常之物,但与戍楼联系起来,就暗示出了边将的思家之念。铁衣是边将随时披戴之物,覆以重重的霜花,足见边地之苦寒,边将的心情也可想而知。战马,更是边将不可须臾分的伙伴,连牲口也苦于久戍边地,更不必说人了。四句诗中,作者选取了与人物紧密相关的景物、事物,使之不着痕迹地高度融合,组成形象的画面,而人物的心情,也从画面中自然流出,收到了感动人心的效果。 这四句诗在句法上也很有特色。前两句诗是两个名词性词组,中心词是“月”和“心”,而读者却可以从与“心”字相对的“月”中去体味、领悟丰富的含义,使得诗句极为简练、含蓄。后两句又变换句法,改为主谓结构,重点突出了“铁衣”和“战马”,实际上突出了对边将形象的塑造。这种句式上的变化,既强调了重点,突出了形象,又带来了节奏上的轻重变化,读来更富节奏感,表现了作者娴熟精湛的技巧。 最后两句,“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是诗人从边将的形象中自然引发出来的深深的感叹,表达了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恶。“卢龙塞”,古地名,三国魏称卢龙郡,在今河北迁安县西。此地形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唐置卢龙节度使,以抵御突厥、契丹、回纥的入侵,战火始终未断。作者从月夜戍楼中的老将,联想到了久远的历史,想到残酷的战争至今不息,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苦难。此诗针对当时唐帝国对边防的无能,久久不能平息边患,因而使得将老兵疲,给将士带来了痛苦,具有讽喻作用。如果说,第一联只是展示老将出场的背景,为人物形象的出现作铺垫,那么尾联就是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之后,作者对其内心所作的更深层次的解剖和引申,使思想在形象的基础上得到了自然的升华,从而揭示出更为深远的意义。首尾两联互相照应,互相补充,互相生发,又使得中间两联所描写的老将的形象更为生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19分)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身高颧,刚毅武勇。太祖之为郭子兴部帅也,达时年二十二,往从之,一见语合。及太祖南略定远,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寻从破元兵于滁州涧,从取和州,子兴授达镇抚。子兴执孙德崖,德崖军亦执太祖,达挺身诣德崖军请代,太祖乃得归,达亦获免。从渡江,拔采石,取太平,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从破擒元将陈野先,别将兵取溧阳、溧水,从下集庆。太祖身居守,而命达为大将,帅诸军东攻镇江,拔之。号令明肃,城中宴然。授淮兴翼统军元帅。  

寻拜征虏大将军。达尤长于谋略,所至不扰,即获壮士,结以恩义而为己用。由此多乐附大将军者。至是,太祖谕诸将御军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莫如大将军达。洪武元年,太祖即帝位,以达为右丞相。册立皇太子,以达兼太子少傅。  

每岁春出,冬暮召还,以为常。还辄上将印,赐休沐,宴见欢饮,有布衣兄弟称,而达愈恭慎。帝尝从容言:“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旧邸者,太祖为吴王时所居也。达固辞。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卧正寝。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帝觇之,大悦。乃命有司即旧邸前治甲第,表其坊曰“大功”。胡惟庸为丞相,欲结好于达,达薄其人,不答,则赂达阍者福寿使图达。福寿发之,达亦不问;惟时时为帝言惟庸不任相。后果败,帝益重达。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  

达言简虑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善拊循,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闾井宴然,民不苦兵。归朝之日,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雍雍如也。帝尝称之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节选自《明史·徐达常遇春传》,有改动) 注:①定远,地名。  

1.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以下四组话,分别直接表现徐达“刚毅武勇”和“中正无疵”的一组是(   )(3分)

A.①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         ②以达兼太子少傅 

B.①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             ②有布衣兄弟称  

C.①达挺身诣德崖军请代             ②单车就舍  

D.①诸将奉持凛凛                   ②延礼儒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徐达年轻时,投奔太祖率领的郭子兴,两人一见如故;后来又因屡立战功,而被任命为统军元帅。  

B.太祖与徐达以布衣兄弟相称,并要把自己做吴王时所用的旧居赐给徐达居住,徐达却坚决地予以拒绝。  

C.胡惟庸巴结徐达不成,又通过贿赂看门人来继续巴结,徐达照样不予理睬,并在皇帝面前指出他不宜担任丞相。  

D.徐达在北平生病,皇帝派徐辉祖前往慰问,后来又将徐达召回,但不久后他还是去世了,皇帝因此非常伤心。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太祖南略定远,帅二十四人往,达首与焉。寻从破元兵于滁州涧,从取和州,子兴授达镇抚。(5分)

译文:                                                                                                                                                   

(2)达尤长于谋略,所至不扰,即获壮士,结以恩义而为己用。由此多乐附大将军者。(5分)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有态度“的文化

单士兵

最近文化圈里流行的一个热词,叫“有态度”。文化当然是应该“有态度”的。不过,在我看来,不论是哪一种文化人,如果只是在刻意标榜自己“有态度”,以显示其孤高与特立独行的个性,其实未必是最值得激赏的。毕竟,真正赋含价值的“有态度”,并不是一个人摆拍的表情与姿态,而应该是一种群体性的记忆唤醒与价值认同。文化的最大价值,应该是由孤立的个体情感转向整个社会的情感共鸣。

  农民工版《春天里》传递的情感与价值,完全是来自于一种自觉的意识,它是完全尊重社会现实自发的本真表达,彻底摆脱了一切约定俗成的文化框架与艺术习惯。恰恰就是这种完全自发与自然的态度,不但让人不会嫌弃他们的粗陋,反而产生超越原唱者汪峰的力量感,引起普遍的艺术共鸣。

  众所周知,摇滚乐多是以反叛的姿态进行文化对抗。人们也总是用“反抗”与“愤怒”这样的语词来诠释摇滚的艺术价值。无疑,这首《春天里》就展现了社会底层沦陷的无奈挣扎,体现了一种为突破阶层固化的反抗。它像社会传感器一样,让人在心灵深处清晰碰触到社会苦痛与不安的敏感神经,然后产生一种静水流深的愤怒。

  摇滚从来也并不只是属于白领精英与小资群体的。出身披头士的摇滚大师约翰•列侬,把摇滚乐视为表达信仰与挑战主流的方式,他被视为工人阶级的英雄,从中不难发现摇滚乐与英国工人阶级之间的深刻关系。这些年,我们从罗大佑、崔健以及汪峰的很多音乐作品中,也可以深切感受到一种反抗与愤怒,很多都属于底层声音,只是有些人不明白那就是摇滚。当然,很多反映底层价值诉求的摇滚音乐,在现实中要么无法得到充足的传播空间,要么被一些所谓的主流观点异解扭曲。

  音乐是一种文化载体,很多时候都自然承载着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这回农民工版《春天里》不仅唱哭了千万网友,还打动了湖南省委书记周强,让他也听得热泪盈眶,甚至两次推荐这首摇滚。由此,很多人也期待能有更多的权力去关注社会底层的生存权利。文艺介入政治的姿态,或者是批评,或者是建设。而这二者有时在目的性方面,又会有其统一性。现在看来,农民工版《春天里》就是真正“有态度”的文化,如果能够在倒逼权力赋还底层权利,或者唤醒权力关注社会公平方面,起到哪怕是极其微薄的作用,当然就是这首摇滚的最大价值。

在这个过度崇拜文化英雄、迷信文化权威的年代,农民工版《春天里》能够带来强烈情感共鸣,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说明那种刻意强调“态度“的文化表达,容易脱离公共基础而显得太过虚弱与伪饰。这实际就要求,当前必须提供更多的公共平台,让那些真正反映人们普遍与真实的文化声音得到充分传播。

(选自2010年11月16日《中国青年报》)

1.从原文看,下列对“有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有态度”并不等同于孤高与特立独行的个性,不需要去刻意标榜。

B.“有态度”是一种群体性的记忆唤醒与价值认同,与个人态度无关。

C.“有态度”体现文艺介入政治的姿态,批评或建设,二者时有统一。

D.“有态度”是真正反映人们普遍与真实的文化声音,应该充分传播。

2.从原文看,不属于“农民工版《春天里》打动人心”原因的一项是 ( )(3分)

A.它尊重社会现实自发的本真表达,彻底摆脱了一切约定俗成的文化框架与艺术习惯。

B.它或许在唤醒权力关注社会公平方面,能够起到某种作用,从而实现其最大价值。

C.它展现了社会底层沦陷的无奈挣扎,让人清晰碰触到社会苦痛与不安的敏感神经。

D.它在这个过度崇拜文化英雄、迷信文化权威的年代,却能够带来强烈的感情共鸣。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化如能由孤立的个体情感转向整个社会的情感共鸣,就可能实现其最大价值。

B.因为人们总用反抗与愤怒来诠释其艺术价值,所以摇滚乐多以反叛的姿态出现。

C.摇滚大师往往是工人阶级的英雄,罗大佑等人的音乐作品很多也属于底层声音。

D.农民工版《春天里》让很多人期待能有更多的权力去关注社会底层的生存权利。

 

查看答案

仿照下列诗句的内容与修辞方法,再写一组句子。(6分)
请不要对我施朱抹粉
施朱则显得太红
抹粉则显得太白
因为我的名字叫——
历史

 

查看答案

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5分)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B.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借以加强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发展。

C.到这里之前,一定要好好地了解和读懂清史,否则不好好了解和读懂清史,你只能看到那些不说话的建筑,却无法真正地理解冰冷下火热的历史。

D.“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