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1.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论证方法,意在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3分)
2.第二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论证方法,意在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3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世。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
B.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 |
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 |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世。相:辅助 |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B.其声呜呜然其孰能讥之乎 |
C.渺沧海之一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D.羽化而登仙而无物以相之 |
3.“此余之所得也”一句,总括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不属于“所得”的一项是( )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B.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
D.其孰能讥之乎? |
4.翻译(10分)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下列各句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为仲卿母所遣 ③渺渺兮予怀
④何为其然也 ⑤仰观宇宙之大 ⑥甚矣,汝之不惠
⑦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⑧而今安在哉
A.①②⑦/③⑥/④⑧/⑤ |
B.①⑤/②③⑥/④⑧/⑦ |
C.①/②③⑥⑦/④⑧/⑤ |
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与例句中划线的词在活用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舞幽壑之潜蚊
A.侣鱼虾而友麋鹿 |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C.泣孤舟之嫠妇 |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
下列句子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义罢了。 |
B.但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
C.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丰致了。 |
D.秋之于人,何偿有国别,更何偿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修禊(xì) 一椽(chuán) 呼吁(yù)兑(tuì)现 |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榄(lǎn) 无物以相(xiàng) |
C.普陀(tuó)山 房檩(lǐn) 冯(píng)虚御风虚诞xián |
D.廿(niàn)四桥 袅娜(nà)嫠(lí)骋怀(chěnɡ) |